59、嘉庚精神立校 社团文化育人
嘉锵
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是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广州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星级单位,2004年以来初中毕业班工作连续多年荣获一、二等奖,办学成绩斐然。
2006年2月13日,广州市第三十中学向荔湾区教育局提出申请,要求将“广州市第三十中学”更名为“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10月,荔湾区编委和市教育局批复,同意将“广州市三十中学”更名为“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

学校的管弦乐队在历次比赛中取得成绩
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地处广州市西湾路,那是一条车水马龙的大马路,繁华而嘈杂。转入大岗园北,踏进陈嘉庚纪念中学大门,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大树参天,浓荫盖地,柏树、朴树、大叶榕树、鱼尾葵、白玉兰随地可见,宁静、淡雅,是个读书的好去处。学校大门至教学楼有个开放式的广场,叫“嘉庚广场”。在教学楼前面辟有一个小花园,回廊栏杆、座椅、炮仗花爬满回廊。三棵高大的石栗树和两棵玉堂春及三棵品字型桂花树,绿树掩映,花繁叶茂。花开时,芳香扑鼻。这是学校的“嘉庚廊”,专门展览陈嘉庚先生事迹与故事。在嘉庚廊的前面,矗立着陈嘉庚先生全身铜像。嘉庚先生慈祥的目光,注视着千百莘莘学子,他好像在对孩子们说:“我培养你们,我并不想要你们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们是国家的害虫、寄生虫;我希望于你们的只是要你们依照“诚毅”校训,努力地读书;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国家民族做事。”课间休息,或放学之后,孩子们三五成群,或赏花、或温书、或谈天说地,畅想未来。真可谓:“嘉庚廊”里天地小,读书闲憩总宜人。五层的教学楼大楼的墙上,有五块大小尺寸一样的浮雕,宽2.68米,高1.48米,内容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事,主题是学校的校训:诚、毅、忠、公,和毛主席题词“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嘉庚精神”的教育。学校设有社团教室、操场、特色社团专用功能室场。学校注重隐性文化建设,即:一校一品牌;一班一特色;一师一课程;一生一特长。学校的校名与校园的浓浓嘉庚情高度契合,名副其实。
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紧紧围绕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目标,以嘉庚精神为学校核心文化,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功”为教育理念,通过“社团育人”的办学模式,培养具有爱国情怀、诚信待人、坚毅做事、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应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陈嘉庚纪念馆的邀请,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师生连续三年举办三届“走进嘉庚故乡”暑期志愿者夏令营暨嘉庚精神讲解员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了讲解和表达能力,顺利通过考核,荣获陈嘉庚纪念馆颁发讲解员培训证书。同学们加深了对陈嘉庚先生的认识。“听陈嘉庚纪念馆的讲解员姐姐的讲解,我们仿佛听到历史在说话,仿佛看见历史正在一张张地回放。作为陈嘉庚的传人,我深深地感到自豪。我们一定要把嘉庚精神发扬光大!”一位同学在学习心得中这样写道。
2014年学校开始试办学生社团办学,首次创办的班级有管乐社团班、数学智慧社团班、国际交流社团班、国学与未来社团班等。嘉庚精神的传承和实践,巡回展览学生社团办学模式的成功和其他创新项目,使学校逐渐发展为广州地区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校。
陈嘉庚光辉事迹等图片巡回展出
陈嘉庚纪念中学在荔湾区教育局的指导帮助下,连续三年,举行三次图片巡回展。2014年11月至12月为期一个月的《陈嘉庚先生光辉事迹》巡回展,先后在陈嘉庚纪念中学、华美中学、真光实验学校、流花中学、荔湾中学、第二十四中学、环市西小学、广雅小学、环翠园小学、汇龙小学、流花路小学等十一所中小学展出,参观人数达7362人次。展出加深了师生对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陈嘉庚先生对国家和民族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报效祖国、造福人群的赤子之心令人敬佩。
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举办的《侨之魂·华之光——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图片展》,先后在陈嘉庚纪念中学、西关外国语中学、市一中初中部、西关培英中学、耀华小学、坑口小学等六所中小学展出,参观人数达3000多人次。2015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日,这次图片展,主要介绍:在抗战期间,陈嘉庚先生领导广大爱国华侨,积极投入祖国的抗日战争中。广大南洋华侨捐资救国,选派优秀儿女参加南侨机工回国参战,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2016年12月2日至12月21日举办的《烽火弦歌——集美学校抗战内迁历史展》,先后在陈嘉庚纪念中学、华美中学、真光中学初中部、环市西路小学、广雅小学等五所中小学展出。参观人数达2000多人次。图片展介绍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军队大举侵华,烽烟四起。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处在敌人炮火威胁之下,内迁安溪、大田,师生克服校舍、经费、师资等重重困难,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念,为国育才、弦歌不辍。在抗日烽火中,师生们在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的感召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
三个大型的图片展,在荔湾区广大中小学师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陈嘉庚伟大的精神和高贵品质。嘉庚精神与我们学习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嘉庚精神是爱国、诚信、平等、公正的体现。展览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育要从小抓起,要从思想品德教育抓起,要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去挖掘教育素材,从而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人生观、价值观。
嘉庚管乐社团班
嘉庚管乐团是在管乐社团班的基础上创建的。2014年9月创办时,是一支“零基础”起点的年轻乐团。这是一支“高标准”的规范乐团,以“音乐开发智慧、团队培养能力、艺术成就人生”为教育理念的中学生管乐团。乐团得到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蔡乔中博士,中国管乐学会副主席、广东省管乐协会主席、单管教育家席伟泷教授和广东省管乐协会专家团队的指导,以高效的教育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导乐团高规格、高品质发展。乐团茁壮成长,已经成为广州地区具有专业发展潜能的中学生管乐团。本着对艺术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特色教育的憧憬,乐团为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启航吹响胜利的号角。2015年10月2日乐团参加广东省管乐学会、深圳龙岗管乐协会举办的“2015广东(国际)管乐系列活动暨2015非凡杯深圳龙岗第二届交响乐团队邀请赛金奖”。2015年11月荔湾区第八届“培英杯”中小学管弦乐校际邀请赛(节目名称《欢呼》)合奏获一等奖。2016年5月,乐团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在上海举办2016“中华杯”中国第十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获“示范乐团”金奖。
特色项目的成果
荔湾区中小学“嘉庚杯”学生社团评选活动是一个颇具特色的项目。2009年经荔湾区人民政府批准,陈嘉庚纪念中学承办了以陈嘉庚冠名的荔湾区中小学优秀学生社团及社会活动评选活动。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成为学校展示学生社团活动风采和校际交流平台。这项学校品牌活动,赢得上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的好评,在区内外有很好的口碑。
嘉庚交响管乐团、舞蹈团、鼓号队等学生艺术团队迅速发展,成绩突出,佳绩不断。这是学校另一个有鲜明特色的项目。2014年10月,陈嘉庚纪念中学少先队鼓号队获荔湾区中小学鼓号汇操比赛中学组特等奖;2014年11月,学校街舞队荣获荔湾区中学生街舞社团比赛中学组一等奖;2015年4月学校舞蹈队《水墨畅想》荣获荔湾区中小学舞蹈比赛中学学习组一等奖(第一名);2016年第二届荔湾区“鹤洞杯”中小学生校园青春健身操、啦啦操比赛初中组一等奖。团队活动中,涌现了多位优秀的个人。林颂维同学获2014年度广州市中小学“阅读之星”、初三级李璇同学荣获2015年荔湾区中小学楹联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16年6月莫少清老师在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广东分站赛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教练员”;2016年12月冯绮婷、詹虹苹老师荣获优秀学生社团辅导老师;蔡芊蕙、罗颖恩、徐芷晴等三位同学获评优秀学员。
特色项目之三是组织社团办学教育教学研讨会。2015年1月,陈嘉庚纪念中学举办了“第一届社团办学模式研讨会”,邀请省、市、区教育专家、区教育局领导、区内中小学校长、教师、社区家长共同探讨社团办学的教育模式,主题为“体验、分享、成长”的教育沙龙,受到来宾和广大家长的充分肯定。在核心研讨会中,教师、教育专家和相关领导为社团办学模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社团班的教师也分享了工作中的苦与乐,对本次教育改革充满信心和期待。
学生与家长对嘉庚精神立校,社团文化育人十分满意。管乐社团许艺萍同学说:“刚开学,我就加入了学习管乐社团,通过管乐社团的训练,加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我们演奏过不同国家的音乐,从中体会到不同国家不同的风格,增强了我们的想象能力。其次,管乐社团的训练,不仅使我们在音乐修养上得到提高,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
“我知道,我的父母怕我只专注于特长专业,忽视学习。其实,音乐能激起我们对学习的兴趣。我希望自己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在乐器吹奏方面更进一步,业余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国学与未来社团任颍诗家长也有很深的感悟,“感恩陈嘉庚纪念中学能按孩子的兴趣意愿分班,一视同仁,而且为分班理念引入新元素,除语数英三大类外,还有管弦乐及利用平板电脑国际交流两大新元素与传统教学科目融合一起,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兴趣。我女儿被分配到国学与未来结合社团里,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新朋友。这是个好的开始,效果值得期待。”
这位同学和家长说出他们的心中感受,他们的话道出了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心声与感悟。
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成绩,是一所家长与学生深感满意的特色学校。陈嘉庚纪念中学正以矫健的身姿、昂首阔步,向着荔湾区教育“示范学校”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