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36、集美抗战时期的老校友回大田

范瑾瑜

2月7日上午,大田县玉田“第二集美学村”迎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客人——来自厦门的95岁集美老校友杨志宏先生。杨老是1942年秋从安溪集美中学考入内迁玉田集美高级商业学校就读的。

集美校友总会转发的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春节“嘉庚情缘”文艺汇演,勾起了杨老先生的恋旧乡愁情怀,决意回“第二集美学村”访旧寻亲。老先生的子女被长辈的执着感动了,便驱车护送杨老先生回玉田“第二集美学村”省亲。抵玉田,杨老先生下车伊始,顾不上吃午饭,便迫不及待地踏访“第二集美学村”。在陈列馆里观看陈嘉庚抗日演讲历史文献片时,杨老先生连连点头称是,陈嘉庚校主当年就是这么说的。

                                     杨志宏老校友认真聆听讲解

杨老先生饱含深情,认真地品读每一面展板,详细地向众人介绍抗战期间发生的故事。突然,他激动地指着一张老照片说,这张照片是大田集美商校师生欢送同学参加中国远征军抗日的饯行留影,我当时在场。当年陈嘉庚校主的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演讲,国民政府“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号召,掀起了集美师生投笔从戎的热潮。

在范氏祠堂里,老先生十分感激,再三作揖礼拜,感慨称道:当年玉田乡亲们了不起,收起祖宗牌位,停祭八年办学堂,深情大义重如山!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杨老前辈说,当年从军的绝大数同学几乎都血洒疆场。集美职校优待从军学子,保留了他们的学籍。同学陈清海凯旋之后,领到了毕业证书,以后又考入泉州海疆大学。

午饭后,杨老前辈领着子女继续徜徉在学村里。岁月似流水,重走故园路。仙亭山依故,均溪河依故,学村中的鹅卵石路依故,七十余载的岁月风霜却已将当年风华正茂的黑发少年变成了步履蹒跚、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我们跟随杨老前辈走过那一幢幢风雨飘摇的宗祠,穿过一座座斑驳陆离的民宅。老先生一一指认,这是水产航海学校的教室,这是农林学校的校舍,这是商业学校的房子;那是膳厅,那是校部,那是校长的办公地点和住房;这是当年我们教室墙上的校训,那是学校当时的布告栏……边走边讲述当年的学村轶事。

                                杨志宏老校友等在嘉庚铜像前留影

杨老前辈特地瞻仰了陈嘉庚故居,回味嘉庚校主视察大田的情形,时隔七十六年,老先生仍然能清晰地背出嘉庚校主《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抗日演讲的精彩片段。在“救亡剧社”旧址,杨老前辈面对展板,情不自禁地唱起救亡歌曲《松花江上》。

时光荏苒,却又恍如昨天!岁月的流水,可以磨平人们生活的沟坎,却无法抹掉人们心中最深的记忆!

走出学村,杨老前辈依旧激动不已、感慨万千,连声称道:经历七十多年历史风雨,母校遗址还能存留、历史资料收集得如此之多,确属不易、非常难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集美师生的英雄史、大田人民的光荣史和嘉庚精神的传播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珍贵教材,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政府保护这些宝贵的遗址和历史文物,让嘉庚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大田电视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