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培养传统曲艺接班人
——集美区在8所中小学设立闽南戏曲示范点
·刘平
1月18日,集美区中小学“闽南戏曲示范点”授牌仪式在双塔小学举行。集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区文联、杏南中学等8所“示范点”学校老师,以及答嘴鼓艺术家蔡绍琪、歌仔戏传承人张月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商闽南戏曲进校园举措,解决闽南戏曲的传承保护、人才“断层”等问题。
获授牌的8所学校中,厦门一中集美分校、上塘中学、后溪中心小学开设“闽南戏曲(答嘴鼓)示范点”;杏南中学开设“闽南戏曲(木偶戏)示范点”;集美小学开设“闽南戏曲(南音)示范点”;滨水学校开设“闽南戏曲(歌仔戏)示范点”;双塔小学开设“闽南戏曲(歌仔说唱)示范点”;康城小学开设“闽南戏曲(荷叶说唱)示范点”。

张月萍在双塔小学教学生们歌仔说唱
示范点工作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统筹协调;区文联各艺术家协会将对示范点开展业务指导,选调懂教学、专业强的老师参加教学,为示范点学生提供参赛、表演机会等。示范点学校,今后除了以戏曲社团、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活动外,还将开设相关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并且在教材、教师、课程设置、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有所体现。
此前在集美的一些学校,结合闽南语教学,已经开设了答嘴鼓、荷叶说唱等课程或兴趣班。此次“示范点”的正式设立,将进一步推动闽南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常态化,起到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
去年,集美还借助“文艺讲堂”举办“闽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活动,邀请陈清平、黄亚水、张月萍等曲艺家与师生互动,介绍答嘴鼓、木偶戏、歌仔戏的魅力。
加大民间文艺扶持力度
在授牌仪式上,蔡绍琪、黄月娇、张月萍等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在中小学校推广闽南戏曲,能在学校中培养弟子,倍感高兴,纷纷建言献策。
来自各学校的老师们,也纷纷就如何更好地进行示范点建设提出看法和建议。
集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欧阳萍说,示范点的设立有利于营造闽南文化的学习氛围,加大普及和宣传,有利于解决目前集美区闽南传统文艺人才断层问题,区教育局将增加专项经费预算,加大民间文艺扶持力度。
戏曲作为一个表演门类,需要展示的舞台作为发展土壤。集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国治表示,今后每年计划开展一两场汇演,为孩子们提供舞台,并设立奖励机制,带动闽南戏曲的学习、推广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