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打造最地道的闽南风味游
——集美大社正成为具有人文内涵的文创旅游街区
·双妮
2016年1月18日,集美大社菜市场正式“开张”,原本流动在大社宗祠、戏台周围的小摊小贩,在新建的菜市场内有了固定摊位。离菜市场不远处,宗祠边摆摊十几年卖海蛎炸的黄亚珍,也搬进了三层小楼,装修一新的门面,让黄亚珍心里美滋滋的,做起生意来也更有劲了。
去年以来,以宗祠为中心的各条老街——大社路、祠后路、祠前路、尚青路等,都在进行整体规划、改造提升,同时还将规划一条旅游路线串起沿途景点、风貌建筑,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文创旅游街区。
建设让游客都愿意来的菜市场
大社菜市场的外观独具特色。红砖白柱的三层建筑,远看像一栋精致的洋房,与周边的红砖民居、西式侨房相得益彰,毫不突兀。走进菜市场,过道宽敞整洁,一楼是海鲜、肉类摊位,沿着铁艺扶手楼梯上到二楼,则是蔬菜摊位。集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潘志远介绍说,这不仅是一个方便周边居民的菜市场,也是一个要让以后住在大社民宿的游客都愿意来的菜市场。街道将菜市场作为大社文创旅游街区的配套设施设计建造。
在集美陈氏宗亲理事会的配合下,街道顺利将原本在大社宗祠、戏台周围占道摆摊的摊贩,规范进菜市场内经营。周边的居民交通出行和环境卫生有了极大改善。“宗祠是整改大社文创旅游街区的中心,也是集美的门面,应该保持整洁有序。”集美陈氏宗亲理事会会长阿山说。
在宗祠边摆摊十几年卖海蛎炸的黄亚珍,刚刚搬进大社路98号,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小摊能变成三层楼的餐饮店。看着光亮的瓷砖墙面、崭新的桌椅,她说,现在刮风下雨都不用担心,顾客也很满意。
“这一切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下一步文创旅游街区的招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潘志远说,在大社发展文创旅游,目的之一是带动居民就业增收。
让游客享受最地道的闽南风味游
不管是菜市场,还是宗祠广场、戏台的改造,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都找集美陈氏宗亲理事会的成员们一起商量。街道提出打造大社文创旅游街区的规划,得到了理事会的大力支持。阿山认为,旅游街区不仅能改善大社整体环境,还能解决大社宗亲的出路问题。
“以前大社居民就业只有‘老三样’:保安、清洁工、踩三轮。”阿山说,“旅游街区发展起来后,居民们能做点小生意,开民宿,房子的出租率肯定会提高。”
居民们的期盼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根据规划,以大社宗祠为中心,辐射四条线,大社路打造特色商业街,祠后路打造风情美食街,祠前路打造文创商业街,尚青路打造民俗文化街,最终形成集文化、商业、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文创旅游街区。作为嘉庚故里、百年学村的大社,完全有条件让游客能享受到最地道的闽南风味游,也为居民带来更多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