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38、怀念父亲吴惠民

·吴光灿

父亲吴钟标,字惠民。1918年农历10月17日出生于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书斋村一个农民家庭。三岁丧父,十五岁别母渡洋谋生。1939年响应侨领陈嘉庚先生号召,归国抗日。先在重庆军政部机械修造厂工作,后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七期。毕业后被派国民革命军新都部入伍生团任少尉班长,荣誉第二师上尉连长等职。还调参加降伞训练后出任第二大队八分队上尉连长。1945年率队空降参加广西丹竹机场战斗。同年8月15日随部在广州接收日军投降。

父亲膝下儿女有四,大哥和两姐姐居上,我是父亲最宠爱的小儿子。记得幼时,常被父亲抱在怀中听唱黄埔校歌,讲他抗日的故事,有重庆修造厂的,有中缅运输线上的,最动听还是空降丹竹机场痛杀倭寇的故事。

七十年代困难时期,为养家,父亲买来一辆旧单车早出晚归,做小本生意。彼时,身处逆况的父亲从无怨言,常告诉我们,要相信国家,一切会好起来,同时教我许多做人道理。

八十年代,喜逢改革开放,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后,父亲享受国家照顾,安度晚年。2015年农历十月十七日,是父亲九十八龄寿辰。为其祝福时,我许了个愿,祈求造物主好生之德,赐老人家益寿延年。然而事非所愿,此前还算硬朗的父亲,刚寿辰几天,不慎跌倒,股骨断裂。此后,身体每况日下,抱疾卧床。期间,承蒙各级政府关照,亲戚、朋友、邻里热情相助。最难能可贵的是当年侨领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闻讯,于2016年1月6日从新加坡赶来探望,还送上大红包。弥留之际的父亲看到故人,激动不已,热泪夺眶而出。同来的还有厦门教授陈毅明女士和陈嘉庚纪念馆几位工作人员。

2016年1月8日19时40分,父亲走完他的人生旅程。临终告诉我们,他一生为人,为事得国家认可,儿女有成,不枉人间走一遭。他因身体原因,无法赴京与战友们一起参加抗日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亲身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深为遗憾。他的另一件憾事是有生之年未能看到两岸统一。他还特别嘱咐我,一定将一双70年前一路伴他抗日至今、保存尚好的美制军用皮靴和一个手表赠与陈嘉庚纪念馆。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后来由省政府派员送达。

父亲享年百旬欠二,儿孙满堂,高寿善终。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感情深处我还难接受。父亲一生爱国、爱家、爱儿女,这个爱是从他坚硬的骨质中透出来的。我受呵护成长,感悟至深。此前总想积极劳动多赚点钱,好好补偿老父亲失去的艰辛岁月和这份爱,但今子欲孝而亲不在。好深好沉的爱啊!此后已无法回报,唯愿他一路走好,未竟事业我们接过来。

好父亲,儿女永远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