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32、集美行当 安溪永玉

林红晖

一、邮意书香也任性

3月19日,我参加安溪集美校友会2016年年会,陈呈馆长赠我陈嘉庚纪念馆设计制作的盖有安溪邮戳的黄永玉丙申年猴票首日封,与之前寄给我的盖有集美邮戳的刚好配成一对。两个信封上的两张猴票是这套猴票里的各一张,信封上黄永玉题写的正是“我的集美我的安溪”,书法也是美极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很有意义,非常珍贵。

198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金猴邮票,如今市场价值已经上涨了近20万倍,创作者就是黄永玉,这个“神话”只是他艺术和人生价值的一个缩影。

3月18日,黄永玉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八年》(上卷)首发式在安溪文庙举行,新书首发远离北上广等大城市,而选在安溪小城。安溪人对他的养育和恩情,他永远不会忘记,这在黄永玉人生中是重要的一页,《八年》用20多万字写安溪。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是黄永玉以其一生经历为题材,创作的一部体量巨大的长篇小说,计划由三部分组成,总字数将接近300万字。《八年》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第二部,预计以后将以半年一部的方式出版《八年》的中卷及下卷。

2013年底,任镜波老师赠我《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并送毛笔字条一幅“宝典赠文秀”。关心和厚爱,一直是这些长辈给予我的。那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一套三本,80万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黄永玉祖籍湖南省凤凰县,我去过的地方不多,那座古城,恰好是之一。2009年炎夏,那也是一次漂泊,路上写下的长篇组诗《边城翠翠,湘西往事》就有他的影子:

远望夺翠楼——黄永玉,我的校友/ 凤凰,飞出凤凰/ 当很多人与事都只能凭吊的时候/ 那个荷痴仍然叼着烟斗/ 精彩行走/ 我把如织的游人和这风华一起定格收妥/ 留藏永久/ 因为这个世界愈发缺乏真正的大师/ 因为浮躁的身心不能企及还在漂泊/ 我只能远远地对你再度回眸?

我并未接触过黄永玉,但早年就听他的同学,也是我的忘年之交——陈贻模老师说起他的很多事,一直很有兴趣也很关注。2000年,在我写陈贻模的纪实文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里有这样一段话:

关于读书,他经常提到黄永玉。黄永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美术大师,集美中学校友。黄永玉是陈贻模当年的同学,同为“特别训教小组”成员,是“坏学生”,仅受过小学和不完整的初中教育,若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还是半文盲呢。但黄永玉艺术造诣之深、文学底蕴之厚可用“非常”这样的词来形容,为什么呢?读书!在那样一个动荡时代,黄永玉之所以没有“堕落”下去,全赖于他喜欢读书。喜欢到何种程度?他说:“我在逃难期间,也不忘背上一捆书,日本鬼子在后面追,实在跑不动了,就忍痛割爱地一本一本地把书扔掉。”

还写道:陈贻模家中墙上挂着一幅黄永玉大师赠送的小幅国画《五鸱图》,画里五只鸱身或立或卧,眼或张或闭,上书“人生可大张可半张可全闭可背可卧,不必事事认真”。这是黄老的人生态度,也是陈贻模的人生态度,不是马虎和随意,而是一种真正的洒脱和豁达。黄老曾告诉他,缺钱花就把它卖掉,一万元以上。陈贻模却始终收藏如珍。

敢说真话,不拘一格,飘逸个性,传奇鬼才,无愁河,浪荡汉子,就连书名都是这样粗犷而又富诗意。我喜欢这样,也学着这样,却不能这样,体制内的人没有太多空间,无天分也努力不够,无背景而时机不待,平淡的岁月有波澜却无惊奇和成就。但,黄永玉这样的人生和快意,我在心灵深处总是牢牢根植,在现实当中一直孜孜以求。

二、集美安溪最关情

黄永玉,曾用名黄永裕,早年就读于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初中,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文化血脉和闽南教育精华,确保师生安全,集美学校于1938年至1946年迁移到安溪文庙坚持办学,弦歌不辍,人才辈出。少年黄永玉随校转学后,在安溪度过两年多的求学时光,集美、安溪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一草一木,在他的青春岁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受到了“诚毅”校训以及文艺的熏陶和教诲,开始了他的漂泊之旅和传奇人生。

3月11日,细雨蒙蒙,我参与接待了黄永玉的好友——著名书画鉴定专家、画家陈岩。2016年春节期间黄永玉和他相聚吃饭时,听说他将来集美,就拿出陈嘉庚纪念馆制作的丙申年猴票首日封,随手写下:“我在集美念了三年初中,留了五次级才念到二年级,打伤了一个同学,差点被开除(两个大过,留校察看),真是对不起人,也有点难为情。陈岩文林纪念 黄永玉 二O一六·二·八   北京”。可见集美的一切一直在他的脑海深处,往事历历在目。

因黄永玉今年92岁,陈岩先生特将这题字的首日封正面制作92份以致纪念,还拄着拐杖,亲临集美中学,分送一份给黄永玉的母校,必然是深知永玉集美情怀之结果。

在丙申年猴票首日封上,还有一幅黄永玉当年高颜值的“靓照”,那是1937年秋天,黄永玉自家乡而来,带着沱江水的清纯和沈从文的品质,就读于闽海之滨求学圣地——集美学校初中部,开学之日,他穿上童子军校服,神情自如地留下了珍贵记忆。在这里,化学老师允许他在课堂上画画,丰富图书给了他文学的滋养……一段不解之缘自此结下。

2013年10月,集美学校喜迎百年华诞,第三届全球集美校友联谊大会隆重举行,他欣然为集美校友会馆题写馆名,特地创作了巨幅国画《百鸟归来》,创作了巨幅油画《集美学村》,情深意重。我翻开泛黄的集美中学学籍档案:“黄永裕,湖南凤凰县立模范小学毕业……入学时间:廿六年九月(注:指民国)……”哦,就是从那年那月那日起,他从集美开始了他的“行当”。

70多年前的文庙地图,黄永玉靠记忆画了出来,那是心里的珍藏。今天,历史风貌仍然在,只是安溪旧颜改,变了模样,换了天地。每年我都要跟随集美校友总会到安溪几趟,尤其是厦安高速通车以后,往返也就2个小时,甚至比走趟堵车的厦门岛还快。亲眼目睹和感受了其发展的飞速和蜕变的美丽,昔日茶都,如同一块闺中的璞玉,今朝凤城,将雕琢成永远的美玉。

在书中,在画上,在梦里,在心底,黄永玉镌刻着深情,诚毅二字中心藏,凤凰勿忘,集美勿忘,安溪勿忘。一些事情仿佛冥冥之中已经注定有缘,陈嘉庚,集美学校,安溪,文庙,播迁,树人,文艺,人生,大师,校友……我心里油然而生这样一句话:

集美行当,安溪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