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60、白刃战歌

李明

(201 6年5月15日北京301医院高干病所)

老人刚强的

 脉搏,停止了世纪的

 跋涉,

 溘然逝去,

 那么淡定、

 洒脱!

 没留下丰厚的

 遗产,

 却留下耕耘的

 收获。

 知道他的人已经

 不多,

 他的笔名叫:

“白刃”

 军旅作家,

 华侨楷模,

 一位传奇色彩的

“刀客”。

 他出生在

福建石狮永宁镇,

泥石堆砌的

农厝。

年少闯南洋,

历经坎坷。

看店的番仔,

积攒了谋生的

苦涩。

半工半读,

稚嫩肩头扛起

沉重的米包,

让他读懂了~

压迫。

幸遇恩师

点拨,

初试笔锋,

就瞄准了

希特勒!

在民族危难的

时刻,

他,毅然从戎

报效祖国!

“黄河之滨

集合了一群,

中华民族

优秀的子孙……”

那是他唱过

抗大校歌。

窑洞里,

油灯下,

边学防化,

边啃馍馍,

伴随着,

吱呀作响的

老纺车,

如饥似渴。

为上阵杀敌,

—一五师当

参谋。

偏偏阴差阳错,

受命办起

《战士报社》。

山东白彦反扫荡,

战地采访,

肉搏战的英模,

炮声中属名

白刃!

故此至今

沿革。

六十多年呵,

他始终为工农兵

呕歌!

当过主编、干事、

台长、记者……

写过散文、剧本、

诗歌、小说……

可他认为:

“作家,不是一个

好干的活”。

他的话没错、

没有错!

他曾

几起几落

两次开除党籍,

三次改造劳作,

三次死里逃生,

四次军装重新

穿过!

可他“死不悔改”,

宁愿忍受屈辱、

折磨。

因为在他心中,

始终燃烧着

信仰之火!

古诗云:

“两军交白刃,

一骑绝黄尘”。*

白老走了,

有人窃喜——

那是害怕他

刚正不阿!

所谓全盘西化、

“告别革命”、

“英雄无用”、

“否定崇高”,

都曾被他

狠批痛斥!

他深省:

抵御“颜色革命”

兵临城下,

比任何时候都要

紧迫!

白老走了,

有人难舍——

那是喜爱他

光明磊落!

什么武打、宫斗、

大款、小蜜,

文豪、泰斗,

他视为精神鸦片,

文化糟粕!

他从不对恶俗谄媚、

迎合:

更不向文化入侵者

暗送秋波!

他只为人民群众,

开道、鸣锣!

但愿白刃畏寄托,

为发展先造文化

冲锋!

拼搏!

 

【注】

恩师指董如冰,中共一大代表;防化:指白刃在抗大所学防毒化学专业;

兵临城下:白刃创作的话剧及电影名称。诗中借喻西方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之危已如兵临城下。

 

附:

白刃女儿江宁致任镜波的信:

任叔叔:您好!

感谢您不顾高龄,千山万水去北京,送我老爸白刃最后一程……我们都非常感谢您。

多年来,您一直关心老爸白刃出书,给力给钱。老爸的《白刃文集》您给老爸1万元人民币,使老爸当时的生活困难有所缓解。记得当年老爸从您集美校友总会回家,乐呵好几天,不停地说:“任镜波是好人呀!”白老爸书中几次提及。

您提供地址、电话,使集美中学2位老校友欢聚在黄永玉伯伯家。当时老爸已病重,由警卫员开车,我和安丹陪同。他们尽情地诉说在集美中学读书的愉快时光……

黄永玉伯伯说:当年老爸去延安,在厦门乘船去汕头(没钱买到广州的票,另外当年福建壮丁不能出省),临走白刃送他一顶集美中学的船形梭帽,半盒饼干,他整整记了70余年。

这次老爸去逝,阎宝航的外孙李明,写一首诗《白刃战歌》,纪念白刃。他父亲原是东海舰队副司令。李明是厦门海军。安丹说寄晚了,早寄放在白刃纪念册上了。想您集美校友会杂志可能会纪念白刃,特给您寄来,请您过目、修改。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白刃家,江宁  敬上

                   2015年5月27日

 

【注】

阎宝航是中国共产党特工,和周恩来单线联系。电视剧《英雄无名》中,德国将侵略苏联的情报是阎宝航探到并传给延安的。他被苏联称为英雄。曾任东北省长,与白刃一条船去东北。白刃当时是丹东电台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