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42、历时158天

又一位集大人在极地留下印记,一路拍摄,一路记录给你未曾有过的震撼

集美大学新闻中心供稿

前不久,集美大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家海洋局“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的感谢信,感谢轮机工程学院教师吴天鑫参与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历时158天,圆满完成任务。吴天鑫是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2005届毕业生,毕业十年,他拿到了轮机长证书,带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回到母校任教。在“雪龙”号上,他任大管轮一职,负责主动力推进装置的维修与保养。

 

一路拍摄,一路记录南极科考的艰辛

吴天鑫拍下一段段科考视频,形象地记录了极地科考的艰辛。

西风带的狂风掀起汹涌巨浪,船体猛烈地上下摇摆;土豆缺、青菜少;冰区航行、冰上卸货……

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搏斗的同时,他们还要坚持工作,一刻都不能懈怠。

 

拆装排气阀

此次南极科考,“雪龙”号机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主机排气阀阀座漏水,六缸中先后有四缸出现漏水现象。如果停止航行,缸套冷却水便会渗入主机气缸而腐蚀主机缸套,影响考察船以后的正常航行。更换一个气缸至少要10万美元。吴天鑫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组织船员对漏水的排气阀进行抢修,避免气缸被腐蚀,保证船舶的正常航行。“再晚一步,‘雪龙’号很有可能因为动力问题而被迫返航。”吴天鑫说。

在“雪龙”号上,让吴天鑫倍感亲切的是,船上还有8名集大校友。船长、二副、三副、二管……还有2013年才毕业的年轻校友。“‘雪龙’号上的高级船员,集大校友占了半壁江山。”吴天鑫骄傲地说。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船,1994年首航南极。截至2016年4月,“雪龙”号已经执行了19次南极考察、6次北极考察任务。

在“雪龙”号上,吴天鑫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保证了考察船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南极冰地上,他为大自然的壮丽所震撼,并见证了我国研制的“雪鹰601”固定翼飞机的首航。

结束极地科考的吴天鑫回到母校,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他将把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经历充分融入到课堂。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急措施。”这对培养航海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十分有利的。

吴天鑫说:“能在国家极地科考任务中留下集大人的印记,这是我和所有参与该任务的集大校友的无上光荣。”

 

“雪龙”号上的集大人面孔

○袁绍宏

1997年,现任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袁绍宏校友,他任“雪龙”号船长,实现了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多个第一。

○赵炎平

现任船长赵炎平,2004年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毕业后,即加入极地考察队伍,此后,从未间断随“雪龙”号出征极地。2014年,他首次作为“雪龙”号船长参加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

○徐宁

前任中国南极长城站站长徐宁,1986年毕业于集美航海专科学校船舶电气专业,曾6次赴南极、2次赴北极参加极地科学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