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九三学社为修复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筹款
2016年5月25日—29日,九三学社第二届全国青年论坛暨培训在厦门召开,主题是“做好九三学社青年工作,推动全社青年工作的研究和发展”。 来自全国30个省级组织的130多名代表参加论坛。 论坛期间,与会社员了解到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举校内迁到福建偏远的山区大田的故事,受到强烈的震撼。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保存国家文化血脉和闽南教育精华,集美学校内迁安溪、大田等地。大田的乡贤和村民将文庙、朱子祠及43座民宅、祖祠腾出,作为集美学校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学校的临时校舍。在最危险的时刻,山区人民接纳、帮助了集美学校。至今留存的校舍遗迹,承载着这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大田民众珍视这段历史,自发组织力量,保护当年的临时校舍。由于资金短缺,校舍的修缮工作进展缓慢。为此,论坛筹备组发出倡议,号召与会社员献一份爱心,提出“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众人拾柴火焰高,贵在有份爱心!”的口号。这既是对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的认知和铭记,更是弘扬嘉庚先生爱国精神的一次实践!

这份倡议即刻获得与会者的积极响应,捐款义拍活动迅速展开,主题是“爱国、民主、科学,让爱传递——九三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李海彬、盛景华、邓方阁等七位社员奉献出自己的作品或珍藏的艺术品作为义拍物,而冯天鹰、曾宪章等六位社员在竞拍中胜出。青年社员纷纷捐款,为保护大田集美学校建筑遗迹献出自己的爱心。
短短几天,九三学社青年共募集人民币9.3万元,交付集美校友总会潘卫星副会长,用于大田第二集美学村老校舍的维护与修缮。

此次活动得到各级相关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出席论坛的有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青工委主任卢柯院士;中共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菱;九三学社中央组织部部长、社中央青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玲;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海彬;厦门市政协副主席、社福建省委副主委、社厦门市委主委黄培强;社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人社厅副厅长吴小颖。 (薛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