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68、对话常跃中

日前,集美大学学生记者团采访了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常跃中教授,谈话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谈到他的作品创造背景,意涵和作者的艺术追求。现将这部分摘登于此,以飨读者。—本刊

 

记者:在网上看到您的很多作品,看到您的装置艺术。这些作品别样风采,每样作品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我们很想知道您设计这些作品有什么样的理念,灵感来自何方?

常教授:艺术作品是作者创作灵感的凝聚,而创作灵感是作者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体验激发下产生的。我创作的最重要的一个系列作品是《海湾系列》。海湾系列以人体来表现我在厦门这座城市的生活感受,表现厦门这座海湾城市诗意的空间。这一系列的雕塑作品,或坐,或卧,享受着海峡的和风,手法简化净化。我试图将雕塑的美,转化成一种特定环境的情感符号,象征厦门城市的生态现象。造型上,我用人体的姿态构建正负形空间,创造了适合多个角度欣赏的符合当代审美的自然形态。这个超越形似的风格也很符合厦门这个城市的气质,它的多样化体现了厦门多元文化的精神。

《祈福》是我早期的作品,是对佛手与佛眼再创造,表现对现代人的一种关照。2009年我到欧洲访学,和荷兰艺术家又共同在此基础上面创作图像, 作品被祖特梅尔市政府收藏,陈列在市政大厅。另外还有一些作品被藏家收藏。其后创作的海湾系列,比较代表性的作品是《状态》、《海峡风和》,《春风已经苏醒》。作品以简化的形,表现惬意的海湾城市的意象。起名《海峡风和》有双关的意思:风和,一是自然的风,表现这个空间的惬意的状态;二是祈求两岸和平、和谐发展的愿望。《春风已经苏醒》,这个形抽象,概括,追求一种韵味,表现一种懵懂的青春和生机状态与主题。除了架上作品,我还做了一些工程项目设计,最近创作的军营文化浮雕,表现驻军部队的光荣历程,有《挥师鸭绿江》、《决胜湄公河》与《威镇闽东南》,还有安徽蚌埠明珠广场文化提升系列雕塑等项目。这些作品在全国性竞争中获胜,为社会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记者:刚刚在您介绍您的作品中,有像《春风已经苏醒》、《爱在阳光下》、《幸福花开》这样的名字,很浪漫,您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浪漫的人吗?

常教授:《爱在阳光下》是在欧洲访学时的作品。我到卢浮宫,看到那里的人,坐在草地上,他们不忌讳你,亲昵,亲吻,拥抱,表现自己的爱,状态很好。《爱在阳光下》就是在这种感受下创作的。有爱就要大胆去爱,这个很正常。

《幸福花开》是一个孕妇系列,表现对生活的一种幸福感,满足感。周围也有很多同事,还有一些女性,结婚多年,一直怀不上孩子,感到痛苦。突然怀上孩子,孕妇那种幸福的感觉和状态真的像花开一样!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