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集美校友、中国催化化学学科泰斗蔡启瑞院士辞世
他的最后一项研究是破译化学“达芬奇密码”
他,是厦门马巷人,也是厦大最老的中科院院士,44岁“改行”,成为中国催化化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经历传奇,是当年周总理用美国战俘换回的中国科学家和留美学生之一。
他,执著于科研,曾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是国家级含金量最高的奖项。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10月3日安详辞世,享年104岁。他是中国催化化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同样熠熠生辉的是他无懈可击的人品,他温和、谦逊、干净,人们认为他是最不可能有“敌人”的那种人。
五年前,蔡启瑞在研究化学的“达芬奇密码”: 和能源有关——为发展高效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另辟蹊径,他用化学方法,想向生物学习,在“有关酶的结构中寻找适合的氨基酸序列”,犹如“达芬奇密码”。他经常半夜起来,修改电脑上那个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图形。
蔡启瑞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他100岁生日——2013年,厦大化学化工学院为他举行了百岁生日庆祝会。他在医院,透过录像,在庆祝会上露面。
那个庆祝会留下一段珍贵录像——厦大化学化工学院聚集的七位院士在他生日到来前,一同探望蔡启瑞。镜头里,蔡启瑞指着站在他面前的田昭武院士说:老田不错!大家都兴奋起来:你还认得老田!
蔡启瑞口齿清晰地说:祝厦门大学越办越好!祝催化学科蒸蒸日上!
蔡启瑞遗体告别仪式10月11日在福泽园隆重举行。集美校委会、集美校友总会敬送了花圈,任镜波、颜如璇、陈励雄等代表校委会和校友总会参加了告别仪式。(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