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1、岿然不动

编者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厦门,更有特色鲜明的博饼活动。中秋,时间上和国庆如影随形,挨得很近,历来被称为“双节”。“双节”前后,厦门热闹非凡,走在大街小巷里,时不时能听到阵阵“咣当咣当”清脆的骰子抨击瓷碗的声音,伴着“哇”的喊叫声,那是家庭、邻里、朋友、社团博饼的快乐交响。可是,今年的中秋,一个不速之客超强台风莫兰蒂光顾厦门,不仅吹走了中秋的欢乐,更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带来莫大的灾难。

据报:这是今年全球最大的台风;是1949年以来厦门经历过的最大台风,还有人说是厦门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台风。莫兰蒂是全球闻名,史上无敌。

台风期间,厦门人把损失降到最低;台风过后,厦门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恢复厦门美丽的容颜。半个月后,厦门就以自己固有的魅力迎接国庆七天长假来自八方的游客。作为厦门人,集美人也谱写了一曲可留青史的抗台战歌。集美鳌园建筑,在台风中经受了考验,没有大碍,但树木花草备受摧残。经过工作人员的艰苦奋战,鳌园在最短的时间得以修复,国庆节向游人开放。

最值得集美人和集美校友自豪的是陈嘉庚先生生前亲自设计、督建的集美标志性建筑南薰楼,在超强的台风中安然无恙。

1949年以来,厦门经历了三次大台风,前两次分别是1959年8月23日1999年10月9日,两次级别都低于莫兰蒂。南薰楼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经受了这三次超强台风摧残性的考验,这是嘉庚建筑的一大亮点,一大可圈可点之处。这表现了嘉庚先生卓越的建筑才能。南薰楼是集美的象征,是“嘉庚精神”标志性的建筑、形象化的标识,南薰楼在狂风暴雨中傲然挺立,岿然不动,象征着“嘉庚精神”的巨大生命力。为此,本刊把灾后的南薰楼选为本期的封面照片,题为《岿然不动》。相信这将成为集美历史上又一永恒的记忆。

在莫兰蒂之后,我们又经受了另一悲痛的冲击,厦门大学著名的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集美校友蔡启瑞先生不幸逝世,享年104岁。为了纪念这位在集美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蔡启瑞校友,本期刊登了一组蔡启瑞院士生前的照片,其中有两幅是他在集美的活动照。蔡启瑞校友的事迹为集美历史增辉,为集美传统添彩。蔡启瑞校友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挺住痛苦的冲击,就像南薰楼在超强台风中巍然矗立一样,继续鼓励我们勇往直前。

本期还刊登了任镜波的《我的好友夏蒙》和林玖佑的《林庆平校友和凤凰创壹》两篇文章,都值得一读。夏蒙是集美之友,是今年“七一”以来在全国热播的32集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的总撰稿、总导演。他是陈嘉庚的虔诚崇拜者,有成就的陈嘉庚研究家。林庆平是世界级的电脑专家,曾在原集美航海学院任教,28岁时被破格从助教直接提升副教授,是当时交通部最年轻的副教授。他创立的凤凰创壹有限公司开发的三维互动教学平台在教学中起了奇迹般的作用,受到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赞扬。

今年的11月和12月,香港集美中学校友会和集美侨校香港校友会将分别庆祝各自成立三十周年庆典。谨先致贺。

※厦门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超强台风发生于1917年9月12日,拔树发屋,死亡超千人,但没有风级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