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东渡一别四十载 重聚母校尽开颜
——集美水产学校复办后首届(74级)毕业生毕业40周年聚会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集美水产学校(时称福建水产学校)复办后首届(74级)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聚会,10月22日在母校——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思明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各地同学和学校领导老师共近80人欢聚一堂。

这是毕业40年的首次聚会,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聚会时,恰巧“海马”台风来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同学聚会的热情,大家从各地乘着“海马”, 风雨兼程,准时到达母校。
聚会上,校友们再次聆听秦嗣照老校长那熟悉的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的淳淳教导。渔捞班主任陈加福老师、轮机班主任郭维贵老师,现任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忠民和同学代表分别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师生在一起,共叙同学情,师生情,回忆美好时光,交流晚年生活。
大家仿佛又看到了42年前入学情景,感受到了复办的艰辛。
1974年,福建水产学校(原集美水产学校)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复办。当时,原集美校舍已被其他学校占用,“斗批改”后,老师分散各地。学校本着“边上马,边备鞍”的精神,当年就招收海洋捕捞、轮机管理两个专业,各一个班,100名新生(实际报到99名)。同学们从山区到沿海,从乡村到城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的刚脱下军装,有的还在知青点,有的刚从学校回到农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想把被“文革”耽误的学业抢回来,学知识,分配到一个工作,报效祖国,也为自己找一条出路。9月21日,复办的福建水产学校在福州树橷《福建日报》社两座仓库举行开学典礼。秦嗣照首任校长。经过简单培训,10月下旬,学生们被分到省海洋渔业公司和省海鲛大队开展战天斗海的实习。同学们初尝到驾驶着海船遨游祖国万里海疆的荣耀,也尝到“晕船”的苦头。专业实践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船舶驾驶和轮机的技能。1975年春节过后,学校移师厦门东渡,在渔港指挥部一栋四层楼房办学。秦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发扬“抗大”艰苦朴素作风和校主陈嘉庚先生“诚毅”校训,过着半军事化的生活,早上集体跑步、登山,白天在竹棚上课,晚上睡统铺。同学们编了这样几句顺口溜:竹棚为课堂,平地当会场,露天办食堂,马路作操场。这是当时办学条件的的真实写照。
聚会期间,同学们参观了母校思明和翔安校区,参观了校史展览馆,在校主陈嘉庚先生铜像前合影留念。他们还走访、探望了年事高、行动不便未能参加座谈会的老领导和任课老师。校友们欣喜地看到,学校在历任领导的带领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从中专升格为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在校生从复办时不到百名到现在8000多名,校舍从无到有,从一个校区发展到占地800多亩的翔安、思明两个校区。学校已成为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友们为母校的发展感到无限的欢欣鼓舞。
这次聚会获得圆满的成功,是同学们热烈响应和参与,是厦门地区的同学发扬东道主精神,辛勤付出的结果。此次活动的成功,还应该感谢母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感谢厦门港威集团董事局暨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扶持促进会的赞助。 (阮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