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着力打造学村文化品牌

——首届集美学村文化研讨会举行

1月9日,首届集美学村文化研讨会在集美区行政中心召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朝晖,副区长庄志辉出席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大学党委宣传部、集美学校委员会主办。

研讨会上,辖区高校学者、文史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集美学村文化的形成、发展、特色等进行研讨,并就如何进一步繁荣学村文化建言献策。

集美大学文学院院长苏涵认为,集美区提出人文集美建设理念和思路契合集美的实际,非常有意义。学村文化应该是人文集美的重点,在未来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他建议,通过规划修建集美大学各校区的围墙、在集美学村范围内建雕塑、建设“学村走廊”、改造大社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学村人文气息,强化学村的外观标示,并做成可以流传的文化精品。

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广敏认为,学村文化应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美可以建立学村文化生态保护区。集美学村文化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历史超过百年,而且传承有序,它不仅是独特的人文景观,还是生态型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合,应该作为有机整体来认知、保护、传承和传播学村文化的价值。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陈旋波提议以“自然的集美”、“城市的集美”、“教育的集美”、“人文的集美”、“艺术的集美”五个“集美”作为学村文化的发展方向。集美大学思政部教授郭剑林认为,要建设学村文化,首先要明确其内涵,其次应坚持贯彻嘉庚精神。厦门理工学院教授洪认清表示,学村文化的教育资源应该共享,高校在教学中要把嘉庚精神、学村文化与教学内容做到有机融合,在课堂上强化视觉冲击,让更多的学生认同嘉庚精神,接受学村文化。

就进一步发展提升学村文化,赖朝晖强调,要高度重视集美学村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村文化理论体系,并加大对研究成果的宣传推介。要注重挖掘和整理百年学村历史资源,弘扬和传承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怀,注重结合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建设美丽厦门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创作出更多以学村文化为主题,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文艺精品,为学村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灵魂。要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把打造学村文化品牌,与弘扬嘉庚精神,发展华侨文化、闽南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影响力大、针对性强、参与度高、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切实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学村文化品牌,为充分展示学村文化特色和魅力提供内容丰富的载体平台,不断扩大集美学村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林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