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我眼中的嘉庚建筑

当我初踏入集美大学校门之际,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后来,从学兄学姐的口中得知,集美学村建筑最大的特色就是“穿西装,戴斗笠”。这个比喻是那么的形象而又别具一格。

在深入了解集美学村后,我才知道,百年前,有位华侨从新加坡回来,创办了集美第一所学校,集美小学。他并在祖国东南边陲这片沉睡的土地上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计划集美全部,宜以大学规模宏伟之气象……”

这一位华侨便是陈嘉庚先生。他一生被人们传为美谈的事迹多不胜数,而倾资兴学是其标榜青史的伟大业绩之一。2013年,集美学村百年之际,遍布天下的集美学子从四面八方齐聚母校,为母校庆生。

 

明良楼历经沧桑

在集美大学的嘉庚建筑中,“温良恭俭让”的楼群是最宏伟的建筑之一,让我印象深刻。它由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俭楼和克让楼组成,这些名字不仅是建筑本身的称号,更是嘉庚先生人格魅力的完美展现。

1921年,嘉庚先生亲自督建明良楼。在外型上,他结合自己在南洋各地接触到的近代西方科技文化,与允恭楼西侧的崇俭楼并排对称,外观相似,呈南洋、闽南双重建筑风格;在选址上,嘉庚先生在坐北朝南的临海之地建造明良楼,符合了传统风水宝地观念;在规划上,因地制宜组成了严格对称、围合感强又主次分明的总体规划布局;而动土之时,嘉庚先生又请来了当时闽南技艺最高超的能工巧匠。嘉庚先生每一份心血,每一抹思绪,无不体现他的严谨踏实与丰富认知。嘉庚先生对这片土地的热忱,赋予允恭楼群灵气,使其能以磅礴气势雄踞在集美这片圣洁的土地上。

经过60年风雨的洗礼,多少青年人老去,而明良楼也历经了几多沧桑。原建筑被拆除改建成现代设计的图书馆,“允恭楼群”失去了原先的文化积淀和历史的光环。2011年,为了保护嘉庚建筑,恢复其历史风貌,被改建为图书馆的明良楼,按原设计重现昔日的光华。历史证明:陈嘉庚是千古伟人,他的事业是永恒的。当局者,为其增光,则留痕;使其蒙灰,转瞬即逝。

 

尚忠楼群展风范

坐落于集美大学校园内的“尚忠楼群”,是嘉庚建筑的起点之作,更是精品之作。它包括敦书楼、尚忠楼、诵诗楼三栋建筑,其中,以敦书楼最具特色。敦书楼三层门楼翘脊、重檐绿瓦屋面、雕梁画柱回廊等等,西方实用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有机地柔和在一起,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正如陈丛周教授所言,嘉庚思想和艺术境界的主导构思使乡情、国思跃然其建筑物上。

与“允恭楼群”一样,“尚忠楼群”也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曾经做过全面的保护性修缮。如今,修缮一新的敦书楼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一支支鲜艳的红旗,在尚忠楼顶端骄傲地迎风伸展,诉说着集美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

“诚以待人,毅以处事”。伴随着座座嘉庚建筑,我们度过了四年的宝贵时光。伴着岁月的流淌,嘉庚精神在集大的莘莘学子的心中积淀,凝聚,焕发着光芒。(林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