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人间草木 有情众生

人间草木   有情众生

——品阅赵胜利的水墨画

汪贤俊

由花鸟草虫,到写实人物,再到高士神佛,赵胜利将绘画的兴趣,融会在生的意味、活的意趣之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传统意识中,人生常与草木同处鸿蒙,当以观复生命之短促与绚烂。“花开静畔溪泉碧,春到人间草木知”。画家赵胜利以图画映照生命,草木有情,众生亦有情,画花画鸟如画女画男,画人画神亦如画鸟画花。

人间草木,处处有情;世事风化,唯淡处之。赵胜利科班花鸟,看花识鸟,自然造化中,滋养出悠悠从容的气质;不哀不怨,花鸟画中尽是满满的欢欣,活泼的喜悦。大朵的荷花,有潘天寿的影子,构图却轻松自然,不再险峻,大片或浓或淡墨色铺成的荷叶,映衬出朱砂写就的荷花,妖娆丰韵,如溪畔高歌的村姑。袅娜处的羞涩,让人想起“收朵”两字。

汪曾祺在其散文集《人间草木》中,用“收朵”来说荷花的合瓣。花瓣合上,叫做“收朵”。看赵胜利的荷花就知道:“花儿是笑脸呀,傍晚无人了,收了笑意;花儿是心灵呀,黄昏夜来了,收了心思……”。在《池塘清趣》、《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如此莞尔。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中说:“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你也会在赵胜利的人物画中,看到如“芸”一样的女子。

满目清香,满心清绝的还有紫藤秋菊,少许了伤春悲秋,连孤独的小鸟也频频回首,快活的样子。赵胜利继承了八大画鸟的精湛笔墨技巧,却少了八大的孤傲凄冷;迷恋春色秋艳的鸟儿,不再冷眼对着怪石残荷。浓郁又清新的色彩,丝丝烟火的气息,如海上画派的任伯年,以及其后的吴昌硕。

“良辰美景终成忆,人间草木皆有情”。草木春荣、秋枯,昭示着生命的无常,即美好,又痛苦。人啊,见证草木的枯荣,草木何尝不见证我们的生老病死,粮菜果腹,草药治病,枯草茔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画家同诗人一样,在描花绘鸟中,体悟生命的虚无与意义。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是他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众生平等, 梵语说 “众生”即“有情”,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无论是凄苦的花鸟,还是欢欣的花鸟,有情的花鸟,是画家的有情。这也许是人们常用 “才情”来夸赞丹青好手的原由吧。

草木有生死,而有情者入轮回,植物不入。当赵胜利由花鸟而人物时,画笔似乎凝重起来,也道:“人物画更能考验画家的技能,我能。”当然是戏说,且不说宋元时期的花鸟,即便是八大、白石老人的花鸟,也丝毫不逊色水墨人物,而赵胜利的花鸟,也曾获2009年福建省高校美术作品精品展一等奖。只是在赵胜利的水墨世界里,用以关照的人生图景,由花鸟的寓意象征一下翻转过来,画家似乎化身为草木,打量堕入轮回的有情众生。

且看《芭蕉情》,在一片片焦黄色芭蕉叶的映衬中,端坐的苗族老妈妈,正守着一筐芭蕉。画家不厌其烦地描绘芭蕉叶,芭蕉叶仿佛在看护着、守望着老妈妈,守望着满面的沧桑;有了无情的岁月,还有什么世俗的众生相,不能被尽情地颂赞。《牧归》中,压在老妈妈背后的牧草,像双手一样搭扶在老妈妈的肩头。夕阳如炬,将光影重重地打在老妈妈脸上和身上。厦大的周宁教授在其文论《人间草木》中,如此描绘人生的光影:“人生是迎着朝阳走的,上午面对着太阳,看不到身后的影子;正午一过,阴影就会不知不觉出现在面前,越来越黑也越来越长。中午以前,人为追逐生命的阳光而奋斗;中年以后,开始为逃避死亡的阴影搏斗。”对照着《牧归》,不同于传统的人物线描,画面有着西洋画般强烈的光感,岁月化成勾皴而成的光影,形式与内容当契合如此。

再看看《雪域高原》,藏族老汉手中的转经筒被描绘的如此细致,似乎能感受到旋转时的咿唔之声,轮回的信仰最适合在有信仰的族群中被描绘。在旋转的转经筒的指引下,紧凑的画面,众多的人物被安置的安定而祥和,画面的时光过得有序而又平缓,可以用读诗的心境来品阅这幅画了。

将鸟画中的华丽退去,赵胜利人物画的风格归于朴实,技巧臻于至境。画家擅长用散文诗般的水墨语言描绘众生的群像,既不是英雄,也不是伟人;即便在重大历史题材画《炮击金门》中,也只是描绘了一群普通的战士。众生像草木一样,摇曳多姿,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使自己的生命充盈、充实,将生命之路,经历痛苦与欢愉的轮回,获得真实而诗性的意义。“人生若浮萍,漂泊天地间”,绘画也可以分享,或分担些生命的内容,以穿越内心的迷雾,看到有情众生的光亮。就像《快乐时光》中描绘的那样,年长、年青和年幼的傣族女子们,或持重、或妩媚、或天真,皆笑语盈盈,邂逅在集市上,处在芭蕉从中,生命轮回的图示,人性所散发出的自然与真情,如周边草木般暗香浮动。

这些亲切而又高贵的众生啊,通过信仰生命意义的画笔,带着精神的华彩,这华彩不仅让我们遇见画中之人,也在画中之人身上折射出我们自己;还让画中人物与草木,彼此看见对方,在灵性上相互照应,由世俗通往神圣。

在高士、神佛图中,赵胜利得以将这些情感与意义生发出古典的图示,经典的信条。《听松图》中,高士在倾听风让松的吟唱,松何尝不在聆听感悟使高士的独白。《一枝一叶总关情》中,题的是竹关众生的情,画的是贤者借竹关世人的情;达摩面壁,岩壁也在直面达摩(《面壁》),米芾拜石,奇石也在前倾拜米芾(《拜石图》)……

人间草木,有情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