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同窗再相会
清明时节,我与妹妹素中、镜中到家乡金门祭祖,之后,又与在厦门的兄弟姐妹到天马山给父母亲扫墓。离返京的日期还有几天,我想借此机会看望厦门的老同学。于是,我联系60年前我入团的介绍人林妙玲同学。妙玲是个热心人,旅居海外、香港及京沪等地的同学回厦门,大多由她出面联络厦门的老同学,安排聚会。有她的热心周到的安排,悉心关照和服务,每次相聚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4月10日早上9时多,我与海南同学从集美来到厦门斗西路车站的集合点,妙玲、怡丽同学早就到了。随后,似锦、茂才、威廉也陆续前来,我们一起去看望坐在轮椅上的丽珍同学。
同学们高兴非常,相致问候,共叙同学情谊。妙玲的老伴苏老师热情地给大家照像,照了一张又一张,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几天前,健康乐观的苏老师以84岁高龄登上西岳华山的珍闻上了报纸。同学们在丽珍家里呆了一个多小时,依依不舍地与她道别。丽珍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也深有感慨。
11时许,杏林的彭金贤,集美的林秀萍、陈永买,厦门的陈连带、游万财、黄淑英、杨研治也先后来到斗西路的亚珠大酒店。腿脚不便的研治同学,用了整整一小时从大同路走到斗西路;游万财同学手持拐杖,坚持前来参加聚会。同学们都十分感动。
这次同学聚会实在不容易。在相聚的15位同学中,半数以上都是80多岁的老者,最小的我已76岁,最大的是茂才,年已89。他身体仍然很好,还时常去钓鱼。集美小学的几位同学,是70年前的同窗,集美中学的初中、高中同学,距今也有60多年了。想当年,我们青春年少,而如今,白发苍苍。谈起各自的人生境遇,感慨万千。妙玲给我们看了远在泰国的蔡宽贤同学的照片。他时常想念同学们,热心的妙玲经常把同学的近况告诉他。同窗的情谊多么令人怀念!
我们原想还去看望40组五班的老班长蔡时志同学。老蔡早在两天前去了香港,未能相见,实在遗憾。上次见到他是在1999年,在香港我妹妹素中家。当时在一起的还有郭端聪、陈崇敬、黄振华等同学。
聚餐前,苏老师给大家照相。这次人数更多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都有,共15位同学。妙玲说,这次聚会感动了上天,清晨下了一场阵雨。妙玲联系到远在福州的戴秀英同学,向她通报了这次聚会情况。秀英同学随即与似锦、秀萍、履中、淑英、研治等同班同学互致问候。妙玲、淑英同学精心安排、挑选的美味佳肴,有时令的薄饼、炒面线、芋头汤等闽南特色小吃,给聚会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两个小时的聚会,大家都很开心,纷纷表示要向妙玲、苏老师学习,向茂才同学看齐,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聚会临近尾声,同学们互道珍重,期待下一次重逢。声声嘱咐萦绕于耳畔,激动之心久久难于平静。
是敬爱的校主陈嘉庚给予我们当年同窗的幸福时光,是“诚毅”校训熏陶了我们这一代人,培育了我们同学之间这感人至深的情谊!(陈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