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我在集美中学从事校友会工作已有9个年头了。9年来,我联系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校友。校友们弘扬嘉庚精神,牢记“诚毅”校训,对校主陈嘉庚先生无限敬仰,对母校无限热爱,在他们眼里,师生不是父子胜似父子,同学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他们中有许多感人的事迹,有许多发自肺腑的心声,让人终生难忘。

叶振汉校长离开我们整整三十年了。从1984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到叶校长陵墓敬献花篮,进行悼念,寄托我们的哀思。叶校长生前对我们慈父般的谆谆教导,亲切关怀,让我们铭记在心,永不忘怀。

林维仁、张淑平夫妇是集美中学优秀的语文教师,受到师生普遍的好评和尊重。在那运动不断的年代,林老师被打成右派分子、历史反革命分子,历经磨难,蒙冤受辱,连房子都被他人占用。“文革”结束落实政策后,林老师就过世了。张老师生活很困难,房子仍然被占用。集美中学校友、著名作曲家李海晖,国务院侨务司司长何子江十分关心张老师的遭遇,向漳州、漳浦地区有关领导反映张老师的困难。张老师收回了属于自己的100平方的房子,十分感动。香港校友吴瑞华每年春节都汇款给张老师,让她过个好年。2014年6月,张老师患重病,因经济困难无法住院治疗。印尼校友邱章虎、香港校友吴瑞华主动捐款近万元,让张老师住院治疗,使她很快康复。2014年10月22日,92岁高龄的张老师在其孙女的陪同下前来集美参加校庆活动,同学们热情地接待了她,又一次给她捐款,并祝她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许小妙校友1953年从马来亚回国,在集美中学读书。她亲眼见到陈嘉庚校主巡视校园和建筑工地,并多次在福南堂聆听校主作报告。她对校主十分敬仰,对母校非常热爱。因为鹰厦铁路是校主向党中央建议而修建的,1955年她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踊跃参加鹰厦铁路的建设,鹰厦铁路建成后她又参加包兰铁路建设,后又到北大荒战天斗地,表现非常突出,屡次受表彰奖励。王震部长接见了她,与她握手交谈。王部长的秘书还到她宿舍关怀她,鼓励她说:“一位华侨女孩子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很不容易。”但“文革”期间,她因有海外关系,被定为“内控对象”,她丈夫也蒙冤受屈,被批斗,被抄家。即使在这种条件下,许小妙仍然牢记“诚毅”校训,坚强地活下来。她动过大手术,身体虚弱,生活困难。著名作曲家李海晖、国务院侨办司长何子江、中国作家出版社高级编辑周坤、山东省政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林新繁等校友向有关组织、领导反映许小妙的不幸遭遇,使许小妙的冤案得到平反,侨务政策在她身上得到落实。此后,许小妙夫妇回到福州工作,她每天靠药物维持生命。她念念不忘校主的恩泽、母校的教导,她立下一个心愿:要积存三万元人民币捐给母校集美中学。去年10月22日她回集美参加校庆活动,把三万元带来,要我转交母校领导。李聪明副校长耐心地给她做了说服工作,要她把钱用在自身的保健上,但她还是坚持要把钱捐给母校。当然,这三万元是不能收也不该收的。

陈瑛瑛校友是舒心酒家的党支部书记。她是集美区高浦村人,她艰苦奋斗,从一个建筑工人成为舒心酒家的老板。她诚信经营,遵纪守法,事业有成。她先后入选“福建好人榜”和“中国好人榜”;2014年又被评为“新中国建设功勋人物”,到北京参加国庆65周年庆典活动。她长期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多次给香港校友会、集美校友总会、集美中学校友会捐款。逢年过节,她都给高浦村60岁以上的村民赠送营养品、电热毯、衣服等物。2013年4月2日,她在杏林舒心酒店举办谢师宴,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校主,感谢母校及老师的关怀教导。谢师宴结束后,她还送给每位老师两罐高级茶叶。陈瑛瑛校友践行诚毅精神的事迹,为母校增光,也为集美校友添彩。

泰国校友庄炳辉第一次在泰国见到班主任潘斯随老师时,双膝跪地行大礼,拜谢师恩,让潘老师十分感动。潘老师说:60年代困难时期,不少学生从海外给他寄奶粉等食品,让他感到学生们真是亲如子女。

潘斯随老师上世纪40年代就在集美中学工作,他对母校无限热爱。他弘扬嘉庚精神,为集美中学的振兴和发展奔走呼号。他联系香港校友会的负责人,于2006年1月20日给当时的市长张昌平写信,反映广大校友、师生对建设新校区的强烈愿望和需求。在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集美中学新校区(高中部)顺利建成。潘老师和太太吴瑞华为香港集美中学校友会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奉献。他们夫妇对母校十分关心,和母校保持着经常的联系,被称为“香港校友联系母校的桥梁”。

泰国校友丁文志1954至1958年在集美中学读书,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1958年他响应祖国号召,到厦门电机厂当车床工。1962年,他应父母之召返回泰国。他艰苦创业,不懈努力,成为泰国著名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跻身上流社会。他为发展中泰人民友谊做出巨大的贡献,获得各种荣誉,受到大家的赞扬和敬重。

他身兼20多个职务,是泰国中国和平促进会副会长,积极反对台独、藏独、疆独和法轮功邪教组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国家领导人李鹏、吴邦国、习近平等的多次接见,还和张高丽、陈云林等领导亲切交谈、合影留念。

他成绩突出,荣获泰皇恩赐三等白象勋章,英国扶轮社颁发的“造福社会”奖牌,还荣获美国大学颁发的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

他长期担任泰国集美校友会会长,广泛联系海内外校友,增进校友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他为中泰两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丁文志校友对校主无限敬仰,对集美学校无限热爱,他说,集美校友是我们的共同名字,陈嘉庚先生是我们的校主,嘉庚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支柱。

他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泰国站的火炬手。2008年5月11日下午,他把火炬赠送给嘉庚纪念馆。有关领导参加了捐赠仪式。

他视同学亲如兄弟姐妹。从2009年至2013年,他先后接待集美中学初中80组、高中42组五批同组同学几十人,到泰国旅游。他们中有的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山东、厦门,还有来自香港、澳门和美国等地。在泰国旅游期间,同学们的住宿费、餐费、旅游费等费用都由丁文志支付。还亲自驾车,当导游,让同学尽情欣赏泰国的优美风光,体验泰国的风土人情。他是名人,但对同学校友温和可亲,毫无架子,比兄弟还亲。

丁文志校友敬仰、学习陈嘉庚校主,是传承嘉庚文化,弘扬嘉庚精神的典范。他对祖国、母校、校友的一片深情厚谊,让人永生难忘。

集美中学校友亲密无间的兄弟般情谊,体现了“嘉庚学子遍天下,集美校友是一家”的集美传统。校友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师生不是父子胜似父子。(郑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