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尽心尽责  报效祖国

林进禄


我的“中国梦”是深信在党的领导下,祖国肯定能逐渐强大富裕起来,中国人民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最后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我本人的梦,或者说人生目标就是读好书,好好工作,尽力报效祖国。

我能读到大学本科毕业,完全是国家培养的。我是一名老归侨,1954年15岁时回国。当时我想新中国对归国侨生照顾好,没钱可以申请助学金,没钱也能读书。在印尼,我们是穷人,靠割橡胶和种田过日子。小学毕业后,我家没有钱送我到城里读初中。好不容易一家人想办法给我凑足了回国的路费,我提了点行李就回国了。果然,回国后我得到国家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广州读初中,再到厦门集美中学读高中,还到福州读大学,我完全依靠国家的助学金读书、生活。这期间,印尼家人日子也不好过,不能给我汇钱来。读书的日子虽然比较清苦,但我已感到无限温暖,心里总是充满感恩之情。我决心读好书,将来努力工作,报答祖国的栽培。

同学互助友爱。看见我衣服缝缝补补,鞋子破了洞,有的同学就给我布料,让我去裁制衣服;身材差不多的就把成衣给我,把鞋袜给我。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常常嘘寒问暖,帮助我解决困难。

这不断激发着我努力向上的决心。1956年我就入了团,当上班上的学习委员,高中3年间和在大学的前3年都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我学习的成绩也都名列前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集美中学读书时,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事迹和精神对我教育很深,他老人家过南洋打拼,好不容易赚了钱,却慷慨捐献给国家,创办了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等学校,培养了大批国家建设急需人才。他还提出“诚毅”作为校训,教学子如何做人。陈老先生的爱国精神和远见卓识,是我宝贵精神财富。

在读书期间,我除把功课搞好外,还积极做团支部和班级的各项社会工作,搞好班上的团结和纪律。学校让做的事,如下乡劳动,抗风救灾,帮食堂运粮食,3年困难时期的种菜,爱国卫生劳动等,我都积极带头,不叫苦,不叫累。在中学和大学我都是积极分子,被党支部吸收为参加党课学习的党外积极分子,接触到较多的党的知识。大学2年级时,我就写了入党申请。读书阶段,我不仅学好书本知识,而且在工作能力等各方面也都得到一定锻炼,在政治信仰上和党贴得更近了。

参加工作,报效祖国,是我人生的新阶段。1964年厦门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交通部在沪直属单位第三航务工程局工作,这是一个建造港口码头的单位。在三航局20多年工作中,工作变动颇多,当过教师,在局机关教育部门、工会、宣传部门以及人事劳动工资部门当过机关干部。1981年入党,1983年后,到局党委办工作, 1988年,从政治部提拔到党委副书记的领导岗位。

这段时间,我感到颇为欣慰的是:一、我在“文革”中坚决反对派性,我不参加派性活动,我也相信,“文革”之大乱最终将是大治;二、在1989年“六·四”风波中,书记不在,我主持党委工作。我坚决要求各基层不准职工上街破坏交通,不支持学生串联上街游行,同市委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在频繁的工作变动中,我总能愉快接受新任务,踏实地工作,虽没有重大的贡献,但也较好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1992年我调到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任党委书记,这对我在掌握政策和以身作则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我告诫自己不能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要公正合理地处理问题,要任人唯贤,量才适用。第一年分年终奖时,有一个基层单位的领导给我拿来不少奖金,他说是因为他们奖金高,效益好。我让他如数拿回,且公开公布今后一律不准基层单位给院领导发奖金,领导同机关一道,该拿多少奖金就拿多少奖金,按全院平均奖的1.6倍计奖。分福利房,有职工传言,要给领导送礼才能分房子。我们开会宣布,分房一律按条件规定细则执行,张榜公布不开后门,如有给领导送礼的,一律交纪委处理。用人,我坚持民主测评,按考核条件择优任用,不划圈子,不拉关系。公私分明,把好关,不能报销的坚决不报,即使基层单位或合作单位让报也坚决不报;不假公之名,出国出境“考察”,等等。我认为,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以身作则,把住廉洁自律关口是很重要的,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单位才能风清气正。

退休后,我高兴地看到,在我任职时考核提拔的院领导都很不错,与时俱进,使三航院得到新的更大发展。

我认为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号召,集中反映了全党、全民最深切的愿望,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追求美好的个人的梦,同实现“中国”梦密切结合,为中华民族振兴作贡献。而中华民族的振兴,也必然为和谐世界的实现和全人类的和平幸福做出贡献!

(作者:林进禄    集美中学上海校友会成员、印尼归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