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一所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一所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林曲尧校友任校长的福建省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见闻

韧劲

10月29日,集美校友总会任镜波理事长一行到安溪参加安溪集美校友会举行的活动。第二天,应安溪校友会副理事长林曲尧校友之邀,任理事长一行到他担任校长的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参观。林校长亲自带着来宾参观,亲自介绍学校的情况。

1.林曲尧校长介绍学生创作的作品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7年,2005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被确定为安溪县职教中心主体校,2012年被确认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位于安溪城厢土楼村域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学校以计算机应用(茶叶网站开发方向)、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光电技术方向)、茶叶生产与加工(茶艺与营销方向)四大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成立四大专业部。学校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调研机制确立起来,校企一体化办学机制逐步完善,校企共建服装“校中厂”、服装产品研发中心、万华电子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改革全校推广。现有在校生达2400多人。

这个学校还是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绿色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泉州市“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也是福建电大安溪工作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福建省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点、市县两级首批农村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安溪县党员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安溪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培训考点。

漫步校园,我们被学校幽雅怡人又富有现代化气息的环境吸引住了。绿树掩映,花繁叶茂,一幢幢现代化大楼矗立其中。校园占地面积209.91亩,建筑面积7.26万平米。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配套完善,电脑室、办公楼、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琴房、练功厅、电子电工实验室、电器控制家电维修室、电子小制作实习室、理化间、汽车驾驶训练场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现拥有各专业实训室62间,设备总价值1755.7万元。电子应用技术PLC系福建省首批实训基地。现共有46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各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就业的需求。

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漳州师院、莆田学院、北华大学、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在职校开办大专本科的网络教育、函授教育,形成融职业中专、普通中专、综合高中、大学本专科函授、短期培训、技能等级考试于一体的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模式。先后培养了5000多名大专、本科毕业生,在读大专、本科函授生将近2000人。

为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学校成立“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与深圳、广州、厦门、泉州等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构建就业网络,先后与旺旺集团、文创福建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万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溪儒家茶业有限公司、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世界峰茶业公司、漳浦诚垣纺织有限公司、福建东南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40多家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毕业生由学校直接安排到这些企业工作。

2.林曲尧校长向任镜波理事长等介绍学校规划

近几年来,学校师资队伍迅速壮大,分配到校的优秀本科生达80多人。现有教师总数230多人,其中专任专业课教师128人,企业兼职46人,“双师型”教师104人,研究生10人。在这支教师队伍中,既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型教师,也不乏一专多能的技术性人才,他们勤于钻研、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学校老师先后有70多人次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表彰。

学校注重“科技兴校”意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佳绩不断,有韦朝星、徐雅丽、苏培建、吴梦鸽等多位同学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或文明风采竞赛中获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一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决赛中,该校肖桂英同学的作品《创业之星—肖森舟》、易登鹏同学的作品《全国劳模在我身边》分别获得“创业之星”主题征文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办学28年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近200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有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或公司的副总经理、部门经理、形象代表、业务主管和技术骨干,有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99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茶叶电商创业者肖森舟,是森舟茶业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兼CEO,获过2006年中国十大网商20强、2008年淘宝十大网商、2012年全球十佳网商30强等称号。

在这块热土上,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正以矫健的姿态昂首阔步迈向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林曲尧校友领任理事长一行参观了校园,不仅介绍了学校的过去和现在,还为他们描绘了学校美好的未来。任理事长等为该校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他说:“这是一所社会需要、就业率高、老百姓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