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酸甜苦辣:不死心,不后悔
30年的酸甜苦辣:不死心,不后悔
——施金城校友在他创办的培文中学30周年校庆的讲话

施金城在会上发言
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前来参加培文中学三十周年校庆的嘉宾们并表示诚挚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时间过得很快。30多年前,1982年,我回国探亲时,发现从前的一大片防护林竟被砍得光光。想当年多数乡村利用祠堂建成“空间”,当小学教室,根本谈不上空气和光线。这片荒地建所小学多理想!得到村里长老赞成,便筹建一所二层12个班的小学校舍。1984年完成,启用。只招收到三个班的小学生,聘不到合格教师,让我非常失望。据了解,全县有8000到9000名小学教师,不合格80%。
事关子孙后代,为什么不申办师范,培养师资?得到积极反应。1984年秋,即具呈省政府申办师范。1985年获得批准为省办师范,命名福建省安溪培文师范学校,向泉州地区十多个县市招生,本秋季就得招收两班师范新生。学生学杂费、膳宿全免,安溪名利双收。金城嘛,任重而道远。小学刚完成,钱已花光,又迎来了更加繁重的使命。怎么办?进吗?没有能力!退吗?不负责任!失德!事情既然到来了,唯一选择,把小学剩余的9个班,先当教室,也当寝室,度过难关,再想办法。先急后缓,用有限资金,做无限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一点地做。虽慢但不停,校舍基建工程开始征土地、赔青苗,困难重重,麻烦多多。建围墙时,白天合拢,晚上被拆开。花钱建学校,被人埋怨。想不通,想休工。恰好省委项南书记来校考察,顺便请教。他一开口就问,你来干嘛?不就是来办教育的吗?他们不就是没有受过教育才会做出这等不负责任的事情来的吗?有道理,该怪自己来迟了。
1990年培文师范校舍落成庆典,我把校产移交给时任副省长的刘金美亲自接收。省教委负责师范的副处长苏文锦当场宣布,全省中师第五届运动会将在培文师范十周年校庆时同时举办,要培文师范准备运动场所。
1995年培文师范十周年校庆到来,前来参加全省中师第五届运动会成员有20多个单位,规模之大破安溪历史纪录。培文师范建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还有培文师范新建女生宿舍600张床位可供运动员住宿,这些都是新的,可能也是中师历来运动会不多见。运动会开得很成功,隆重又热烈,运动成绩普遍提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副处长苏文锦对培文师范承办本届运动会筹备小组的工作表现非凡,运动员成绩表现优越又夺冠,给予很高评价,赞赏不已。
培文师范前后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小学教师,泉州地区的基础教育得到明显改善。时任泉州市宣传部长的黄少萍贺电:“培文师范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培文师范发光发亮的时代,也是泉州地区的光荣。
2001年,培文师范转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后,碰到中央颁布整并中小学,政策非常正确,但培文高中因整并工作被延误,虚度岁月将近十年,是我最痛心时刻。幸亏中国驻泗水总领事闻讯,深表同情,修信给泉州市教育局查询详情,回信:正整并中。恰好又来了县委书记朱团能先生和县长高向荣先生,对教育和医疗等甚为关切,培文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2012年高县长要我建一所幼儿园,同意用我父母亲名字,因俗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纪念养育之恩,唯有现在的培文霭华示范幼儿园。
总之,自承接培文使命30多年来,历经崎岖坎坷,饱受酸甜苦辣,任劳任怨。从热心做到快灰心,结果不死心;从黑发做到白头,从不悔恨。几年前,培文师范校友们相约母校见,同学联谊会开幕时发出声音:没有培文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知恩报恩,母校长青,施某某长命百岁。证明他们受过教育,又经过一番社会磨炼,饱经世故,知礼义明廉耻。又有项南书记墨宝的启示:治贫先治愚,科技可兴邦。让我更坚定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衷心希望培文系列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继往开来,继续发扬培文精神,培养更多人才,好为家乡扫除文盲,为消除贫困做贡献。
最后,非常感激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华人世界”、省市县电视台、各级政府领导、泉州师范学院、集美校友总会、集美校董陈村牧基金会、兄弟学校、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们对培文系列学校创办事迹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表示十二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