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天赐我也!
到集美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吴天赐。1999年12月14号,因大雾,飞机晚点,到厦门机场已经是11点了,走出大厅,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手拿接站标牌的集美中学办公室主任吴天赐。在返回集美途中聊天时,我说,吴主任以后你可要多帮助我呀。天赐说,他水平不高,但会尽心。从此以后,我们一起工作了八年。回过头来评价他当时说的话,前半句错了,后半句对了。
天赐最大的特点是执行力很强。你只要把工作要点给他说一下,他立马就能帮你细化为具体的措施,然后督办。有的工作甚至没有布置,只是一个想法,他也能帮你拿出具体的方案。做为办公室主任,这是我最为满意的地方。虽然有时我的意思他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他的那份尽心着实让人感动。即便是搞错了,也舍不得批评他。他的第二个特点是卖力,如同他所说的,他会尽心。一般的事务还看不出来,但是只要是比较重大的事,比如学校创建一级达标学校,文明学校,工作繁重且杂,天赐总是加班,不分昼夜,他负责的项目总是第一个完成。有时我很惊叹他的效率。他说,我写出来的东西领导不一定满意,还要修改,如果拖下去,时间可能来不及。再者,办公室的工作都没有做好,怎么好意思去催别人呢?有了天赐,学校的很多事情我放心多了。只要给他交代了,就会有结果。我多次在会上说,天赐,真是天赐我也。有了天赐,我就有了几分依靠。天赐不仅对工作很投入,做人也很真诚,对校友,对老领导,对朋友热情,友好。他不太善言辞,但更多地是付之行动。哪个知名校友,老领导有什么问题、意见、要求,他都积极上门听取意见,带回学校汇报并提出自己的处置办法。2003年,集美中学建校85周年校庆。怎么做,做出什么水平和效果,都需要考量。但无论怎么做,都要做几件让校友眼前一亮的事吧。我是一个外来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校友资源。天赐就一个一个地给我介绍一些知名的校友,到南安,上福州,走泉州,拜访他们,宣传学校,为校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更让我欣喜的是他把他的得意门生肖忠明动员到校庆的筹备工作中。在他的努力下,肖忠明慷慨为学校捐款建设文化柱,“百年树人”铜雕,风雨跑道的装饰、粉刷。在我和肖忠明接触之后,肖忠明校友又建立了“肖忠明奖教金”,每年20万。这为校庆,为集美中学的起飞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肖忠明校友的善举极大地鼓励了广大教师,为学校的工作年年上台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此事已经过了十几年,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历史事实,误以为是我的功劳,其实,首功当属吴天赐。
在和吴天赐的接触中,我发现吴天赐还有一个特点,喜欢动笔写点小文章,《厦门日报·副刊》,《集美校友》常常能见到他的文章,有的十分有趣。从他的文章中我才知道天赐原来是一个文艺爱好者,文革时期,在学校的文艺宣传队是一个文艺骨干,《洪湖赤卫队》中曾出演过南霸天一角。看剧照,果真像那么回事。
2005年新一轮中层调整,为了加快干部队伍的培养,天赐主动提出办公室主任一职由年轻人来做。学校尊重他的意愿。但新疆班的开班没有人负责,天赐毫无怨言地接受新疆班的管理工作。一年下来,他学习新疆历史,学习新疆少数民族的基本常识,和新疆班的学生交朋友,很快,新疆班的工作就开展得有声有色,新疆内学办的简报上常常看到了集美中学的报道,《民族教育》上也看到了天赐写的论文。一时间,集美中学成为各地新疆班取经学习的榜样,这其中,天赐功不可没。可以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天赐的秉性,是天赐的人格,也是天赐的人生哲学。
2008年,天赐退休。由于学校工作需要,返聘代课一个班,还是那么忙,还是那么尽心。他还兼任集美校友总会的一些事务,帮任镜波先生处理一些校友会的事。任老对他也是这样评价:他很尽心。
离开集美的四年间,和天赐见面的次数不多,因为我忙,他也忙。但我时时还是会想起他,因为有天赐,让我在集美的时光快乐了许多,轻松了许多,充实了许多。
天赐,闲了过来泡茶?(刘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