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名家也为鳌园来

◎卢建端

下笔之前,脑海里浮现几个颇有意义,或价值的题材。最触动我的思想和灵魂,是在集美这块举世华人瞩目的胜地,将举办集美学校校庆百年隆重而热烈的庆典;当我置身于人海滔滔浩浩之中,我很自然地想起我国的几个文坛大师,曾来集美拜访陈嘉庚先生枕海听涛的鳌园、素朴淡雅的故居、展品珍贵的纪念馆……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绝大多数抵达厦门的客人,都会前来集美,并因为走访了陈嘉庚纪念胜地而欣欣然地满载而归。

           黄文山、陈元麟、屠岸、卢建端                            朱鹭琦、陈恕、吴青、卢建端

第一次有幸接待的是著名女作家铁凝。那年,铁凝是中央候补委员,河北省作协主席(现在是中央委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抵厦之前,当代著名诗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与我相识的舒婷就再三瞩付我不露半点风声,陪铁凝完成这次集美之旅,完成铁凝呼吸陈嘉庚先生故乡的空气,瞻仰集美解放纪念碑等心愿。所以,我们一接近鳌园,几个人窃窃私语,默默而行。看来,铁凝对陈嘉庚先生的事迹已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她以看为主,偶尔脸上呈现出思考状,极少提出问题。让我感觉到铁凝的温热和蔼,是在最后看完陈嘉庚先生陵墓之后,铁凝主动地招呼陪同她的“下属同行”,在背景是“集美解放纪念碑”的场地合影留念。她还欢欢喜喜地与站在她身边的“临时同伴”合影留念。在离开鳌园时,我发现铁凝的脚步慢些,她一路观察,或回头观看大理石上、环绕的走廊的石壁上,精雕细琢、实属罕见的艺术精品,虽然她没说什么,但“无声胜有声”,也许她在心里啧啧感叹,甚至认为此次,百忙之中来到厦门,最值得走访的是陈嘉庚纪念胜地,最值得留恋的是依山靠海,可以称之为陈嘉庚先生之标志的鳌园。

时任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的陈元麟先生,在电话上告诉我著名诗人屠岸已到厦门,并准备前往集美参观陈嘉庚纪念胜地的消息,我真的是欣喜若狂。年轻时,我就拜读了屠岸翻译的莎士比亚、济滋等国际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真没想到我50出头,还能见到在我国文坛排座次,名字排在臧克家之后的屠老。同样是在鳌园里,此次因没联系上鳌园接待科的同志,也就请不到一个解说员,既然如此,我就陪在屠老的身边,尽己之所知,详细说明和解释了。比如走进鳌园后的门廊两壁镶嵌58幅历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镂雕,是鳌园653幅石雕的精华。集美解放纪念碑碑身正面是鎏金的毛泽东手书:“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是陈嘉庚先生亲手撰写的碑文。当我说到碑基为什么分为13、10、8、3级四个台阶,即13级寓他的事业鼎盛的年月,10级为遇到困难的年月,8级为八年抗战,3级为三年解放战争时,与我登上碑身的屠老听了之后,深为感慨,我想,在屠老的心中,对陈嘉庚的敬重,又沉甸甸地多了几分吧!屠老在陈嘉庚陵墓前站立良久,在青斗石浮雕上慢看细读陈嘉庚先生前半生经历,以及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一生。真没想到,我和屠老成了忘年之交的好友;我去北京时,成了他家的“座上客”。记得屠老在寄给我的旧体诗词中,还有瞻仰陈嘉庚纪念胜地的字斟句酌,对仗押韵意境皆经典的佳作。屠老无时无刻不记着历史伟人陈嘉庚先生呢!

 前年,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吴青教授光临厦门,当然,集美也是她必游之地;果然,市文联小曾带着她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年轻时代,我就喜欢冰心的代表作《超人》、《烦闷》、《繁星》、《春水》等,对这位老作家不止是敬重,甚至是崇拜。这次,冰心的女儿吴青教授来了,我当尽地主之谊,好生接待。吴青教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坦率真诚,热心友善。由于事先我和鳌园接待科科长联系好了,我们在鳌园门口,一个嘴上功夫煞是了得的帅小伙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这回我就退居“二线”了,由帅小伙为吴青教授做讲解。我发觉吴青教授听得非常认真,而且不时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问题,我看,即便帅小伙多么能说会道,有时也得换种说法,避开一些思想比较深入,他确实回答不了的话题。吴青教授在鳌园这里意兴盎然地兜转,那里饶有兴致地观察细品,并笑容满面地听着帅小伙子说的感人肺腑,荡人心魂的故事。最后,我大步上前接上她时,她才由衷感佩,由衷崇敬地说:今天有幸来到陈嘉庚纪念胜地,来到鳌园,感悟良多,端的是不虚此行啊!在离开鳌园的路上,吴青教授还为陈嘉庚先生泽被后人的伟大功绩而津津乐道……后来,她和我说起一些焦点,或热点的问题,我才发觉吴青教授是一个关心国家大事,且思想深邃、才智聪颖的现代卓越女性。

在集美百年校庆的热烈气氛中,我深入骨髓的感动,和身边每一个凝重的回眸,或欢心而雀跃的学子一样,只有心灵灿烂的感应,难以用华丽的语言表达。我们对陈嘉庚先生永恒的怀念,地久天长。本文写的名家,之所以来厦门必来鳌园,必来陈嘉庚纪念胜地,可见陈嘉庚先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