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陈嘉庚先生当警卫员的日子
◎林金盐/口述 陈其南/执笔
陈嘉庚老先生慈祥的仪容,诚挚朴实的风度铭刻在我心灵深处,永远也不会磨灭;记忆如一条五色缤纷的丝带缠住我的脑海,一幕幕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脑中,有时出现在我的梦境……
1959年初,我和战友李鸿顺二人被派往厦门集美陈嘉庚老先生的住处执行保卫工作。当时我25岁,年轻力壮,学习了一套保卫首长安全的本领,紧随在老先生身旁做他随身的警卫员,先后有2年多的时间。其他警卫员是派驻老先生的住处,在大门口站岗,严防坏分子作案,以确保老先生的安全。
老先生每天都要外出,一是锻炼身体,二是要了解市面上的动态。他一出门,我和李鸿顺就紧跟着动身,执行保卫任务。
我们二人,经常是一前一后,李在老先生前面三四步左右,我在老先生的后面二三步左右,他快我们就快,他慢我们就慢,他停我们就停,紧跟着他,不离左右。我们二人都穿军装,携带五四式手枪,放在军装裤袋内。我们都把一只手插入口袋,紧握手枪,从不离手。一有情况,我们就马上拔出手枪,在大腿旁一擦,把子弹推上膛,立即射击。
公安局领导表扬我,枪法准;也再三叮咛我,保卫陈老先生人身的安全,不能有丝毫疏忽,不能有半点差错。我谨记在心。
陈老先生经常外出视察,他最常去的地方是:集美财经学校,航海学校,有时也到厦门大学,造船厂,还有烈士纪念碑。
有一次老先生在学校操场散步。学生们看到后,就蜂拥地包围上来,大声地欢呼着:“校主,校主”。这时,我和李鸿顺立即振作精神,警惕坏人混在学生中间作案。围上来的学生有的激动拍手,有的举手欢呼。老先生满脸笑容,像慈祥的长辈一样和蔼地与学生拉手,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当他听到学生经济有困难时,就叫身边的人到银行领取现金,资助学生。他用带同安腔的闽南话对学生说:“你们的父母辛苦做工,送你们到这里来读书,你们要认真勤勉,遵守校规,尊敬老师,锻炼好身体,为国争光,为校争光……”。顿时,学生们举手高呼:“谢谢校主,谢谢校主!”一片高呼的声音,欢腾的气氛经久不息,真叫人心弦激动。
1959年8月,厦门遭大台风袭击,房屋倒塌,大树拔起。陈老先生他十分关心灾情,亲自到现场视察。看到体育馆的屋顶塌下来,旁边的大树连根拔起,伤心地摇头自语道:“房子倒了,不要紧,可以再盖;大树倒了,太可惜,不知道还要花多久的时间,才能培植长大……”。
陈老先生最喜欢看“划龙船”比赛,他说:“划龙船是体育锻炼,锻炼身体的一项运动,过去外国人耻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现在中国人站起来了,强壮了,不再给洋人耻笑。”当龙船赛后,陈老先生派人送上猪肉60斤、面粉数袋给比赛的运动员加餐。餐桌上有炒米粉、肉包等。陈老先生看了,十分欣慰,说:“这些都是闽南风味,闽南风味比外国西餐好”。
陈老先生也喜欢看闽南古装戏,特别是“高甲戏”。一次在福南堂看永安演出的古装戏。演出结束后,他拍着手说:“这是我国有名的戏剧艺术,值得推广,被淘汰、消灭太可惜”。
1960年以后,陈老先生身体欠佳,经常到北京就诊,一去就是二三个月。我因此暂时返回厦门公安局,我日日盼望着陈老先生早日平安返回集美。岂料,1961年春天,陈老先生病危又赴北京抢救,不久,悲痛的消息传来:陈老先生与世长辞。我一时如雷轰顶,悲痛欲绝,泪如断珠,泣不成声。
我当陈老先生的随身警卫2年多,陈老先生和蔼可敬的仪容,诚挚朴实的风度,使我终生难忘。他对祖国、对教育事业无比的热爱,令亿万人深深敬仰;他伟大崇高的道德风范,长存史册,永垂千古。
著名书法家虞愚教授为陈老先生题写的楹联云:“慨曩昔烽火弥天毓物培材在危难中坚持下去,喜今兹楼台如画移花补竹从废墟里创建起来”,颂扬陈嘉庚先生爱国兴学之功。楹联刻在花岗石上,高数米,万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