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的另一传世之作:《东北观感集》

◎陈俊林
陈嘉庚先生的传世之作,尽人皆知的有六部,分别是《南侨回忆录》(民国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再版)、《我国行的问题》(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初版)、《战后建国首要:住屋与卫生》(民国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四版)、《陈嘉庚言论集》(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一日再版)、《民俗非论集》(1948年)、《新中国观感集》(1950年6月初版)。此外,还有一本名为《东北观感集》(民国三十八年八月)的小册子,也是陈嘉庚的专著,但遗憾的是,并不为世人所熟知。
据陈嘉庚在《新中国观感集》弁言及其内容,可知《东北观感集》这本小册子是《新中国观感集》的前身,也就是说1950年6月出版的《新中国观感集》是在《东北观感集》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东北观感集》是陈嘉庚在1949年回国游历东北各地返京后写就的,刊印了2000册分寄北京参会代表及东北各县市。之后,在陈嘉庚返回新加坡后,对小册子进行了增补,并重新编排,更名为《新中国观感集》,内容扩大,包括开国盛典的记录及陈嘉庚自香港起程回国,及至返回新加坡的见闻与感想。
从内容来看,《东北观感集》的大部分内容收入《新中国观感集》,内容未变、但标题更换的有“石蛋代碎石”、“工役须训练”、“城市现代化”,还有部分内容未被收入。这些就成为《东北观感集》独有的内容。在这些篇目中,有“晚会演说词”中的“南洋民族革命”一节。该节内容主要是陈嘉庚对安南、暹罗、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地自日寇侵入及战败后至1949年5月前战乱状况的略述。此外还有“领袖诚恳虚怀”、“农民耕耘勤奋”、“工人劳力工作”、“经理学习研究”,“大城市报纸”、“钢铁石油等厂”、“马来亚柏油路”及“保护童工”等 关于上级干部及工农方面情况的篇章。
《东北观感集》与《新中国观感集》二者存在无法割断的联系,内容也有重复,但从文献角度来看,《东北观感集》的文献价值仍是不可忽略和无法替代的,其珍贵性无需赘言。该书应被列为陈嘉庚著作的第七部传世之作。该书的原始纸本藏于厦门大学图书馆特藏部,集美图书馆收有影印复制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