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广州校友

今年二月,我奉集美学校委员会领导之命,作为校委会代表参加集美航海广州校友会新春联谊会。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广州航海校友会活动。第一次是2008年,时隔六年,又见到当年结识的老朋友,大家都非常高兴。除了见到老朋友,这次又见到不少新面孔,他们是新生代。老中青三代构成了广州校友会的基本框架,给予校友会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集美人的“诚毅”品格,看到了集美航海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我们到达广州的当天晚上,广州校友会李善德会长请任镜波理事长等吃饭,我们也随行作陪。
李善德会长的出现,套用现在的一句时髦话叫“惊艳出场”。他头戴一顶平顶帽,穿着潇洒随性,完全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李会长退休前是广州中远物流重大件运输公司的总经理,现在广州校友会的许多骨干都是他的属下。和李会长的会面是轻松而愉快的。李会长十分健谈,从在学校的生活,到毕业后上船,从工作,到现在的退休生活,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他说:“我是个调皮的学生,在集美中学读书时,是老师眼里的麻烦学生。”领导为驯服他这匹烈性小马驹,特地从高中部调来了一位朱老师当他们班的班主任。这位朱老师有办法,一到任,就给他封了个官,给他加了个‘紧箍咒’。他这个不安份的调皮鬼终于被驯服了。
“这朱老师就是现在集大诚毅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晨光的父亲朱朝云,一位资深的、很有经验的老教师。”任镜波理事长说。
李会长谈到他初中毕业时,面临的上高中升大学和上航海为家庭分忧的艰难抉择。他终于上了航海学校。毕业后,他上船工作。在船上16年,他晕船呕吐了16年。听他这么一说,我吃了一惊,自问道:是怎样的毅力让他坚持下来,从一个实习生成长为一个成功的船长的?一想,我自解难题,回答是“诚毅”校训。李会长的坚韧精神就是“诚毅”校训最好的诠释。
李善德会长还聊起他最近自驾车前往西藏历时40几天的世界屋脊之旅。2013年10月,他们几个人开着三部车,顺着古老的茶马古道,行进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沿途有些路段险象环生,其中有一段10公里长的路程,他们竟行驶了12个小时。高原缺氧,即使是年轻力壮的少年家也不好受,李会长已经是60几岁上了年纪的人了,要与年轻人一样驾车完成这个行程,确实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挑战。中间有人退缩了,但李会长坚持下来了,到了终点,而且安然无恙地原车驾回广州。
听着他的故事,我想:有这样一位老当益壮、新潮、思想活跃、做事果敢坚毅的会长,校友会的工作能不生机勃勃?
在广州,直接接待我们的是周慎波秘书长。几年前,他任广州校友会的秘书长,后工作调动,到上海。年前,他调回广州,又被推举为校友会的秘书长。周秘书长永远带着他堪称独家专利的笑容、“招牌”式的爽朗笑声。他是冬天的一把火,夏天的一阵凉风,是天生的秘书长。他和副秘书长郑春池、林庄、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的校友,带领年轻校友,把校友会工作搞得风生水起,似模似样。校友聚会期间,他们忙前忙后,安排车辆、酒店、会场、接待、会务等各种琐碎事务,各项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
在广州,和我们最熟悉、接触最多的要算黄启锵校友了。他是校友会的一员老将,广州航海校友会成立伊始,他就一直为校友会服务。记得我第一次到广州,是他从头到尾陪同我们的。五年过去了,这位老将依然精神矍烁,全然看不出他已近八十高龄。黄老与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任镜波是同班同学。同学见面,无拘无束,有说不完的话。
广州集美中学校友会会长林汉仁也应邀出席广州集美校友的联谊活动,是黄启锵牵线搭桥,把广州集美中学校友会和广州航海校友会拉上关系的。总会和陈嘉庚纪念中学的关系也是他给联系上的。几年前,我们从报纸上看到有关陈嘉庚纪念中学的消息,想和他们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是黄启锵校友四处打听学校的地址,并事前踩点探路,几次都是他领路把总会校友们带到陈嘉庚纪念中学的。 广州集美航海校友会每年都举行年会,总会每年都派代表参加,而每次必到广州郊外捷成不锈钢型材厂拜访老校友陈久城。陈久城校友是航海学校64年轮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广东珠江航运公司港澳客运公司当轮机长时,在船舶科学管理、改造旧船舶、增收节支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现在的不锈钢型材厂是他退休后开办的。他说:我50多岁才创业,得益于当年在航海学校轮机专业中学到的技术。我的员工都说我的功夫比他们好,那是航海学校练就的过硬的基本功。
陈久城校友个子不高,一副憨厚朴实的模样。他为广州集美校友会和集美校友总会作了许多贡献。他是一位非常可亲可敬的前辈老校友。
我们还见到一位刚毕业不久的航海校友,一个热情、耿直的河北小伙,名叫刘东辉。他在周慎波领导的单位工作,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他在校受过王景祺先生创立的王瑞庭海上专业助学金的资助,为此,他感念王景祺先生,感谢牵线建立这项助学金的任镜波老师和管理这项助学金的钟国平老师。他懂得感恩,他的体内早就注入了热心校友工作的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