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校友谈校主
◎晓芬

“我是1961年进入南洋大学的,是第六届的学生。”马来西亚南洋大学校友会联委会主席周增禧激动地说,“我们的校主陈六使先生,中等个子,思想很开放,性格很爽朗。他跟我聊天,都是用闽南语说的,我们都是闽南人,他是集美人,我是杏林人。”
周先生指着陈列馆前的陈六使雕塑说:“雕塑做得很像,跟他本人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他很伟大!”
陈六使出任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后,积极提倡推广华文教育。他在1950年首次呼吁华人靠自己的力量创办一所华文大学。1953年1月16日,陈六使正式倡议创办一所华文高等学府,满足华校高中毕业生渴望深造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师资及各种专才。
创办南洋大学的倡议得到了各界的响应。除了陈六使、李光前等人捐巨资外,无数的工人、市民、三轮车夫等各行业的草根阶层也踊跃捐助,真可谓是上至富商巨贾,下至贩夫走卒。1954年3月,新加坡三轮车同业工友联合会开展“一人一元”“义踏”运动,共有1577位工友“义踏”,为南大筹募建校基金。
“1980年8月25日,学校关闭,这对我们是永远的痛。”周增禧说,“我们永远不忘母校,校友们无论在哪里,都继续发扬陈六使的精神。”
4月19日,南洋大学校友会中国联络处在集美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成立,陈嘉庚、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及南洋大学校友代表70多人来到集美,参加揭牌仪式。同日,“南洋大学旧时光回顾展”在陈列馆开展。
南洋大学是海外第一所华文大学,于1956年由华侨陈六使组织创办。25年来,南洋大学共培育1万2千多名学生。尽管办学历程并不长,但南洋大学标志了海外华人伟大的办学业绩,表现了南洋大学儿女“自强不息 力求上游”的精神,为海外华人历史谱写了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