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台湾印象

◎柯悦

问路:我最喜欢的事情

来到台湾一周多,我发现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问路。

在陌生的地方,所有目的地对我来说都是新的,而有时,当我又被迫只能一个人踏上行程,我就要在这不短的路程里,不断地问路、问路、问路。

我曾想过各种被拒绝、被忽略、被不耐烦地打断的场景,猜想人们也许会从我面前直接冷漠地走过,或是对我摆摆手,神色匆匆地表示他们很忙,然而幸运的是,这些事情从未发生。被我问到的人们,总是很耐心,不管他们当时正在做些什么,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或是谈话,用他们带着闽南话的腔调,为我指出一个又一个方向,有的甚至为我画了图,有的直接带领我到目的地。当我在他们的帮助下到达了我要去的地方,我发现这个城市对我来说既像是新的,又像曾经熟识一般,它亲切而温暖,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它不把你当成外地人,而是欢迎所有远道而来的朋友,不论你是哪个国家,说着怎样的语言,它都会一视同仁地带给你帮助,这种态度让我感动,而这种人文关怀,更令我折服。

过街:你会发现人们富有责任心

放学以后,跟朋友下山买东西,只是一个不小心,竟意外地闯了红灯,惹得司机大叔在过马路之余还从车窗口对我们大喊:“是红灯唉!”而我们也忙不迭地道歉,颇为尴尬地选了另一条小路溜走。

谁知还没走几步,一辆出租车突然停在我们旁边,司机是个中年大叔,朝我们探过头来似乎是有话要说的样子,开头我还吓了一跳,习惯性地以为是来拉客的,谁知那位大叔开口的第一句话竟是:“你们知不知道刚才有多危险……”我们俩怔住了,再一次道歉后我们急匆匆地逃向学校。我对这位大叔肃然起敬,他让我知道,你的疏忽不只关系到你自己,还关系到你身边整个大环境里的所有人,他们责备你不只是出于自身利益被损害,还因为他们真心为你的安全着想。我想台湾人之所以如此注重交通规则,甚至到了有些苛刻的地步,其原因还是在于遵守这些规则,能够保护我们那脆弱而又珍贵的生命。

购物:简单的小事却令我难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购物,因为一会儿还要与同学逛街,不想提着重重的物品,于是我与导购阿姨商量,能不能让我先把物品寄放在她那里,随后再来拿。阿姨很有耐心地问了我要留下的物品和回来的时间,当得知我回来时她已经换班了,她显出一点为难。我刚想开口跟她说不用了,她却给我指了一个位置,告诉我她到时会把东西放在那里,并附上一张纸条,这样我就能在任意时刻回来取东西。当我逛街后回到那家超市,我发现了我的东西,上面还粘着一张纸条:此为客人要买的东西,约晚上9点左右会来结账,3Q。

我把纸条带走了,因为我认为这件事对我来说无论多久,都是一个心灵的触动,是那位阿姨身为导购员的热心和尽职,也是那晚无数经过那里的人们,所有的心照不宣的社会公德。

看书:是风气也是一种习惯

某天闲来无事,我来到台大对面的小巷,去寻找在旅游攻略上看到的以出售优质却平价的二手书而出名的茉莉二手书店。走进书店,我就被这种温馨的气氛和许多人找书翻书的情景吸引了。台湾就是这样,你会发现书店永远不是最冷清的,反而可以是比服装店,超市还要热闹的那个。我在书店慢慢地翻翻找找,茉莉二手书店不比诚品书店,它的书基本都是二手的,却都保护得很好,看不出什么读过的痕迹,而价格十分便宜,比原价几乎降了2倍到3倍有余。许多客人之所以喜欢这里,或许是因为能在这里淘到许多喜欢却便宜的书,收获小小的乐趣吧!

其实,台湾人早已把读书作为身体中的一部分,我经常能在捷运站或者公车上看到各种年龄的人拿着书本阅读的场景。一开始我还觉得有点做作,但到后来我却慢慢发现,与逛街,唱K,品美食一样,逛书店读书,也是台湾人最重要的爱好之一。这不仅是一种风气,更是他们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

台湾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它先进而不冰冷,繁华却不庸俗,让来的人满心温暖,令走的人不舍难忘。你也许觉得我夸张,也许认为我主观,但无论如何,这的的确确就是我的,台湾印象。    (作者:集美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