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在集美学校工作期间最难忘的事

◎[香港]萨兆钤

2014年3月10日,林清明校友再次来信,说:“集美区档案局和集美报社准备编写‘集美寻珍’,记集美学村100年来难忘的物与事”,要我将当年受到校主的一次批评和一次表扬的情况及个人感受写下,由他转送。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

校主对我的一次批评

1958年暑假,接学校委员会通知:秋季开学,财经学校迁入道南楼上课。那时道南楼东边一半还在施工。道南楼在当时,甚至60年后的今天,都是集美最堂皇、最美丽的大楼。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此前,财经学校没有固定校舍,几乎每一、两年就搬一次家。1949年秋在尚忠楼、诵诗楼、文学楼、敦书楼上课。1949年“双十一惨案”之后,搬到天马山下原集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的务本楼上课。1950年8月搬回集美,在允恭楼(与水产航海学校共用)、明良楼、即温楼上课。1957年再搬到福东楼(与水产学校共用)以及原华侨补习学校的南侨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等楼上课。如今,要住进道南楼,这下子可把大家乐坏了。

上千师生忙着给亲人、同学、朋友写信报告喜讯。学校的邮箱设在道南第一教学楼正门口近传达室西的一个角落。信箱天天爆满,晚一步信件就塞不进去。那时的邮票要用浆糊才能贴住,传达室备有浆糊。邮箱的四周,窗台、门框、窗户玻璃、墙壁,到处都留下厚厚的、一层又一层干了的浆糊疤。

一天上午九时左右,校主及其随行工作人员,来到道南第一教学楼,见到这不堪入目的状情,十分生气。他嘱叶祖彬先生上二楼通知我下楼去。叶先生对我说:“校主现在楼下,他有事要找你,请你和我一起下去。”我不便多问,随即随叶老下得楼来。见到校主,我行礼问好。我看他一脸不高兴,心想一定是出了大事了。这时,他用手指着那邮箱四周的墙壁和窗台,说:“你看,住进来才几天,就糟蹋成这个样子,多不卫生,多难看。不爱护公共财物!你是校长,你有责任呀!”又说:“前些年,财经学校校舍不固定,年年搬,确实难为了你。现在住进了好房子,你又不知道爱惜,不知道要对大家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讲卫生的教育。你是校长,你有责任呀!”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只说了一句:“我接受校主的批评,我马上组织人员清洗。请校主另日再来检查。”校主的气还没有消,气氛仍旧十分紧张。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建筑部的陈浴沂先生对我说:“校长,不要用水洗,你可交代厨房采购员买些白萝卜,用白萝卜来回磨洗,浆糊疤很快可以清洗干净。经此磨洗,门窗、墙壁还会更亮泽。”经他这么一说,校主脸上出现了笑容,紧张的气氛消失了。校主对我说:“萨校长,如果你现在没有急事要办,跟我一起到道南第二学生宿舍看看。”于是,我们都随校主一道向道南第二走去。

校主对我的一次表扬

时间是1959年8月25日上午八时左右,地点在龙舟池左亭附近。当时没有其他人在场。

1959年8月23日晚上,12级以上强台风正面袭击集美,学校损失严重。那时,我和学校支部书记招展都在福州,参加省委工交部教育处召开的所属全省工业类中等专业学校领导干部会议。8月24日早上闻讯,当即搭车赶回集美。下午三时左右抵校。车过同安时,见到公路两旁几乎所有电杆和可合抱的大树被台风刮倒或连根拔起。车过集美岑头时,见到航海学校允恭楼三楼的屋盖被整个吹掉,片瓦不留。我想,轻工学校的损失一定不轻。下车后便一路赶回学校。途经华侨补习学校南侨十三时,见到路上横着一条条一尺来宽,六七尺长的石条,挡住去路。那是从正在施工的三楼四楼刮下来的。到了郭厝,向东看去,学校那座可容2000人同时用膳的大膳厅看不到了。难道它也给台风刮去了?走到内池,我的担心得到证实,大膳厅确给台风刮走了。

到了学校,见到值班的人事科科长孙宝山和传达室的陈赞佳。他们讲起夜里吓人的台风,仍心有余悸。

放下行李,我随即同孙、陈两人一道,到道南第一、道南第二巡视,逐层逐间看个究竟。接着,又去看厨房、膳厅。看来教室、宿舍损失尚轻,厨房供应三餐用膳困难也不太大。问题是膳厅没了,用膳怎么办?招书记说:“今晚开个支委扩大会议,讨论一下开学的问题。”

当晚,扩大会开了,重点是如何解决师生用膳问题。我建议化整为零,利用道南大楼的走廊,特别是教学大楼宽敞的走廊,学生蹲着、站着吃饭绝没有问题。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向厨房领取饭菜,饭后,包干打理。我说:困难再大,也不会比当年延安的抗大来得大。学习抗大,问题即能迎刃而解。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会上作出决定:旧生如期上课,新生如期报到,即日在厦门日报上刊登公告。

会议结束后,时间尚早,大家都不愿意走,便坐着闲谈。有人说:去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万炮轰金门,给蒋军当头一棒,取得伟大的胜利。今年8月23日我们战胜了特大的台风,如期开学上课,也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两个“八·二三”,多巧!都胜利了,多好!

8月25日早上八时左右,我来到中池,本想看一下中池是否受到损失。池中,校委会养了不少非洲鲫鱼,廉价供应各校食堂。正巧,我看到校主独自站在龙舟池左亭旁边。他也看到了我,示意我过去。于是,我迈步向他走去。行礼问好之后,我告诉校主:我上福州开会,昨天下午才赶回学校。我详细地汇报了昨晚支委扩大会议讨论的情况和作出的决议。校主听后,对我说:“你们做得对,你们做得好,我支持你们。学校的膳厅没了,我会给你们重建。你告诉大家,这回要盖钢筋水泥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杖使劲地在地上击打,表达他的决心。

一次批评,一次表扬都给我留下今生最难忘的深刻的印象。校主是一位“诚以待人”和“毅以处事”的典范。

2014年4月2日于香港

(本文作者是原集美商业学校、集美轻工业学校资深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