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闲话“人走茶凉”

◎周添成

前不久,几位我早年教过的学生相约到杭州来看望我,谈话间,聊到他们所在的县城有一位老县长,至今还因为自己已风光不再而感到失落。据说,这位老县长在位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而离休后,却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因此,哀叹“人走茶凉”。

“人走茶凉”是一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它是“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形象比喻,近年来多被用来形容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官员的心态。社会上,确实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的人,当你在台上、手中有权时,为了一己私利,千方百计迎合你,投你所好,对你奉承拍马,甚至不惜重金贿赂你。但是,一旦你不在位,他们会因为你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马上来个180度大转弯,远离你,见到你不理不睬,形同陌路。于是,我们一些官员对于这种“茶凉”现象耿耿于怀,感到失落。

其实,为官当领导的,如果心中有老百姓,以民为本,在职时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退下来后问心无愧,心安理得,何必去介意人走茶凉不凉呢?再说,你从政时手中的权力也是人民给的,用人民给的权力去为人民谋福利是天经地义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老百姓呢?

当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人走茶凉”,也会有“人走茶不凉”的。比如焦裕禄同志,他生前一心为百姓,尽管人走了很多年,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又如雷锋同志,他主动、热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有人谈到“人走茶凉”的话题,我就会劝他:“人走茶凉”是自然规律,不必大惊小怪。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客人到你家,你送上一杯热茶招待他,他离开以后,留在桌上的茶,自然会变凉。客人己然走了,你把剩下的茶水倒了,把茶杯洗了放起来就得了,还管茶凉不凉干么?同样,你离开岗位了,没有权了,找你解决不了问题,不再上门麻烦你,不也是很自然的事?大家都能这样想,就不会有“人走茶凉”的感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