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六分仪助阵“海丝”市长论坛
今年“9.8”期间,商务部和中央电视台联手举办了主题为“合作、发展、共赢——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论坛,邀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起点”的厦门、福州、泉州、漳州四市的市长,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为元素介绍各自城市,畅谈“海丝情缘”。 福州市市长杨益民、厦门市副市长康涛、泉州市市长郑新聪、漳州市市长檀云坤分别介绍了四个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地位,并各自亮出“海丝宝贝”,诠释自己城市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杨益民展示的是唐代福州外销的青瓷褐彩执壶怀安窑瓷,郑新聪展示的是泉州出土的宋代文物古船模型,檀云坤则小心翼翼地捧出国家一级文物——漳州克拉克瓷古窑印章五彩大盘、出土外国硬币和古书籍,康涛亮出的“宝贝”则是来自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近代航海仪器六分仪和两张航海教育的老照片。
康涛风趣地说,航海六分仪是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借来的,没打借条。他说,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源于陈嘉庚先生1920年2月创办的集美航海教育,90多年来,学校弘扬嘉庚精神,秉承诚毅校训,办学成绩显著。他展示两张老照片,其中一张是“集美1号”实习船,那是陈嘉庚先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航海实践技能斥资建造的,当时航海的学生要想毕业,得在海上实习几个月,驾驶实习船跑一趟上海。1925年6月,“集美1号”实习船到达上海时,上海媒体报道“扁舟渡重洋”。第二张照片展示的是抗战时期学校内迁福建北部的大田县继续办学,航海学生利用河道搭起跳台练习跳水,延续了中国航海教育的血脉。他指出,航海学院人才辈出,如今的东南亚航线上船舶相遇时只要用高频喊出“集美”,就会有校友回应。集美走出了很多很有成就的船长、轮机长和引航员,在国内以及东南亚地区颇具影响,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林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