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著显奇才
◎郑俊杰
陈嘉庚只读过六、七年私塾,却写出了一部30多万字的传世佳作:《南侨回忆录》。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给予很高评价:“没有比这部著作更丰富更有魅力了。”因为这部著作真实记录了陈嘉庚一生爱祖国、重气节的经历,重点是记述华侨支援祖国抗战和南侨慰问团回国考察的见闻。所以它是一部南洋华侨“爱拼才会赢”的奋斗史,是一部千万华侨大力支援祖国抗战取得胜利的爱国史诗。陈嘉庚认为他作为南侨总会主席有责任有义务向世人介绍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卓越贡献。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陈嘉庚以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首先,他发挥博闻强记的特长,刻苦学习,克服资料奇缺和文化低的困难。这部著作从1943年3月动笔到1944年4月脱稿,全书很少提到自己兴办实业、倾资兴学、避难爪哇的情况。后来,他考虑自己是办实业在先,积累了财力以后才有可能倾资办学、领导华侨支援祖国抗日,所以又补写《个人企业追记》作为附录,放在书后。
其次,这部著作是在避难爪哇期间,在日寇鼻子尖下完成的,风险很大。敌人悬赏百万荷盾,派出许多密探,四处搜捕他。一旦被捕,稿子本身就证明了作者的身份。陈嘉庚在黄季丹、郭应麟等校友的掩护下,剃掉胡子,换穿印尼服饰,化名李文雪,组成一个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的“新家”,办了居民证,就这样还是险象环生。有一次,听到敲门声,他赶忙把稿子放在床铺下,躺在床上看书。日本兵问他是什么人,他不予理睬。日本人正要发作,黄季丹指着耳朵说,他耳聋听不见。这才躲过一劫。因此,他们经常迁居。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哪有心情写作?
掩护他的校友为了他的安全,日夜担惊受怕。他却镇定自若,任凭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他反过来安慰掩护他的校友:人生自古谁无死,一旦不幸被捕,我将以身报国。他随身带着剧毒的氰化钾,随时准备为祖国献身。
敌人抓不到陈嘉庚,把他的好友印尼侨领庄西言抓去,逼他说出陈嘉庚下落。庄受尽酷刑,被关押三年多,始终是“不知道”三个字。直至日本投降,两人相见,悲喜交加,陈嘉庚热泪盈眶道:“西言兄的恩德,我真不知如何报答。”
“别那样讲,是嘉庚兄的爱国精神感召着南洋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