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又见白楼

◎施一

11月8日上午10时许,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白楼前陆陆续续来了一群银灰色头发的老者,他们中多数是老爷爷,也有几位老奶奶。他们见面,热情相拥,互致问候。奶奶们更是亲热得难以名状,相互拉着的手久久不肯放松。他们三五成群地或站、或坐在高高的黄色桅杆旁,互吐衷肠。有几位老奶奶还逞能地爬着那大桅杆。一位老爷爷说:“47年啦,难得一见。心中乐,心理年龄一下子就年轻了二十岁。一次这样的聚会能多活5岁。”

他们是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汽车运输与修理专业405班1967年毕业的老校友。他们全班38人,除了两位已离开人间、两位联系不上外,其他的都来了。这次聚会的倡议人和组织者是柯定方同学。他是同安人,香港居民,事业在大陆,在同安一僻静的山中拥有自己的小山庄。父亲是新加坡归侨,是陈嘉庚先生的好朋友,积极支持革命运动。他继承家族基因,热心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他积极组织这次活动。他动员同班的黄玉清从美国归来,负责具体联络工作,因为黄玉清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退休前是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行政干部,人头也熟。他对黄玉清说:“你回来,往返机票我出!”黄玉清来了,但没有让柯定方为他掏钱买机票,自己还捐了大几千块钱。聚会前几天,她忙里忙外,把一切的一切都安排得整整有条。

同学们都来了,连黄玉清在内,有两位来自美国,一位来自新加坡,一位来自香港。来的人都很高兴,也都很不容易,各有各的难处。有一位老同学,上得孝敬老母,下得照顾孙子,走不开。他终于来了,这是他积极做了四代人的工作才争取得来的机会。

当被问到:今年是你们毕业47周年,分配工作46周年,不逢五、不逢十,为什么在今年聚会?回答是:不能等呀!我们早就都过了花甲,都是“奔七”的老人了,我们老师健在的已经不多了,而且都一大把年纪了。时光不等人呀!他们说的是实话,表露的是真情,一种藏在心底永远不会淡化的真情。

在聚会上,一位同学说:毕业之后近五十年,同学们回到母校,个个都硬硬朗朗,身体都很棒。毕业后,同学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干一行,爱一行,而且都成为这一行的行家、领导。我们的同学是过硬的。这说明学校教育是成功的。这得益于校主陈嘉庚先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的教育思想,也得益于学校“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同学都赞成他这一宏论。

同学们参观了集美学村,看到集美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十分感慨,都惊叹今非昔比!

“没人带路,真不知路要怎么走了! 到处是高楼大厦,密密麻麻!”

“我就认这白楼,就认这黄色的大桅杆!”

“我也是!看到这白楼,看到这大桅杆,我就有回家的感觉,就像47年前回到学校一样。”

一位同学俏皮地说:“在一座座的高楼中,白楼看来很不起眼,可那是我们心里的家呀!”

他们在白楼前,在大桅杆下留影,记录毕业47年后2014年的聚会,更记录47年前那永恒的记忆和情感,记录那无可替代的、不可逆转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