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启瑞、张乾二两位院士荣列中央9部委制定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采集名单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中央和国家9个部委,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参与领导,中国科协负责制定并实施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三批100名老科学家采集对象名单已于2012年3月公布。现任教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荣列为采集名单,其中包括早期毕业于集美中学的校友、著名物理化学家蔡启瑞和量子化学家张乾二院士。
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就是要通过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多种方式,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的重要资料保存下来,丰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资料,推动形成新中国的学术传统,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厦门大学领导对此项工程十分重视,2012年3月即成立了“厦门大学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由时任副校长孙世刚担任组长,并分别组建每位老科学家资料采集小组,各小组指派1至2名撰稿人,由各相关学科的教授及院士助理担任小组工作人员,全校配备的专兼职人员共21名,同时制定了采集工作计划。5月份选派8位工作人员赴京参加培训学习,6月份即启动工程,开始采集工作,主要收集涉及老科学家本人的传记、著作、手稿、学籍档案、新闻影视报道资料以及证书、证章等实物资料和音像资料,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收集资料。
为了全面系统地搜集老科学家青少年时期求学的历史资料,蔡启瑞院士(生于1913年12月,催化学科)和张乾二院士(1928年8月,物质结构与量子化学学科)两个采集小组的工作人员多次到集美中学、集美校友总会了解和查询两位院士在集美中学的学习情况和学籍档案。校友总会的领导得悉这一重要的信息,深为两位院士入选为国家“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采集对象而倍感荣耀,热情欢迎并积极支持采集人员的工作,尽心尽力提供各种相关的实物资料。对此,采集工作人员深受鼓舞也深为感动,表示要进一步挖掘两位院士在集美学习的宝贵历史资料,保证采集工程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黄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