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从科学馆想起……

从科学馆想起……

陈芸生

2008年10月18日,集美中学校园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4600多名校友欢聚一堂,共庆母校90华诞。我所就读的初中82组12班,离开母校正值五十周年。

母校原副校长陈镛在回忆学校的光辉历程时动情地告诉记者:“当时提到中学科学馆,大家都会想到集美中学,因为那时国内根本没有几所中学有科学馆。”

陈校长的话让同学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集美学校公用的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音乐馆和美术馆。这些嘉庚式建筑在当时规模相当可观,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它让我们在少年时代就有机会接触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丰富知识面,启迪思维。课内打基础,课外培养能力。同学们深感到:少年时代接受这种良好教育,易于使学校的要求内化成自己的思想与目标。

二十世纪初,为了让学生成为今后几十年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各种有用人材,校主兴建上述五馆。1926年底,在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中文系任教的鲁迅先生,曾经莅临美术馆参观。校主还重视含400M跑道的运动场的建设。如今集美大学财经学校大操场绿地,就是校主特地从新加坡购回优良草籽培植的。

我班许多同学在科学馆里参加过教具制作,在音乐馆里参加“集美星海合唱团”演练,回班级教唱《集美歌声》里的歌;为争取体育“劳卫制”过级,同学们踏着晨露在大操场草地上、在体育馆里乐此不彼地锻炼。我班蔡清枝和邻班的黄鸿仪同学就是在美术馆接受曾良奎、陈礼义老师的悉心指导,打下扎实功底,初中毕业分别考上省工艺美术学校和南京艺术学院。日后清枝同学又上中央美院深造,成长为福州大学工艺美院的教授兼领导;鸿仪同学则是南京画院的一级美术师。

窥“一斑”可见“全豹”。母校硕果累累,誉满天下,这硕果来自于长久的积累,来自于让学生拓宽视野、发展素质、张扬个性、培训创造力的办学方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素质教育在母校早见端倪。”

10月21日,当我班参加校庆的38位同学惜别依依时,大家不禁想起《集美校友》曾刊载过的佳联,诵读之:

诚开金石,兴学校于村,红砖绿瓦,何其美也;

毅动乾坤,集美才以教,夏弦春诵,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