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五十年后的相聚

离别五十年后的相聚
·洪敏雄
今年春节前夕,远在香港的陈英如同学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为圆同学相聚之梦,她愿出资出力,希望我协助寻找、联络班上所有的同学。我曾大病一场,身体大不如前,但我知道只有我比较熟悉同学的情况,同学情谊岂能推辞,我毅然接受了学姐的委托。
我首先想到的是曾在泉州汽车大修厂当过厂长的李清江同学,通过已退休返鲤城定居的郁老师,我找到了他……
3月5日,英如同学特地从香港来厦。为方便商谈,她不住五星级酒店,而下塌在我家附近的中信酒店。李清江同学专程从泉州赶来,会同在厦的绍禹、创权等同学,我们几个人商谈在厦相聚的时间和酒店。
寻找全班50年不见的同学是很艰巨的。通过10多年前的搭档张总,我又找到在漳州、漳浦、云霄等地的同学。我又与绍禹、创权前往石狮、青阳看望校友。几经周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临近计划相聚的日期前,找到了健在的28位同学。毕业时我们全班有37位同学,现已有9位去世。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绍禹和我同宿舍17年,我们情同手足。他陪伴我请摄像师,租旅游车,订酒楼,到集美校友总会洽谈事宜等。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英如学姐交办的任务。
我们还邀请了在厦的部分老师和其它届汽车专业班的校友参加这次难得的聚会。
校友们相聚了!
2013年5月10日,厦门怡莱城际酒店迎来了近30位年过70的老人,他们从全省各地及境外会聚这里。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是50年前的同班同学。阔别50年,老同学相见,格外激动。
1958年,为弥补福建省汽车专业人才的紧缺,集美航海学校办了汽车专业班,学制四年,先后培养了五届汽车专业班的学生,到省内交通运输企业工作。今天相聚的是63届毕业的同学,
5月10日晚上的聚会上,同学们谈着离别后工作与生活的艰苦旅程,个个都有说不完的话。同学们不论生活的旅程多艰难,总牢记着 “诚毅”的校训,努力奋斗,都有不俗的表现。搞技术工作的绝大部分取得工程师的任职资格,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担任过副总经理、厂长、经理、科长、车队长、股长等大小不同的职务,大部分同学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至退休。香港的李月珠同学退休10年,当义工10年,荣获了50多份奖状。同学们自豪地说,我们对得起学校和老师的培养,为母校争了光。
11日上午,我们来到集美,先是参观了厦门北站,接着参观了集美新城,同学们为集美的巨大变化赞叹不已。之后我们又来到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和新校区参观,对集美大学的快速发展深感自豪。接近中午时分,我们来到白楼前,看到当年大家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无不感慨万千,纷纷与白楼、与南极石合影留念。白楼上挂着“欢迎63届汽车402班校友返母校聚会”的横幅,航海学院邵哲平院长、虞金仁书记和集美校友总会任镜波理事长、陈经华主编在白楼前迎接校友们的到来,让校友们感到格外亲切。领导和校友们在嘉庚像前留下合影。
午餐就在航海食堂使用,邵哲平院长、任镜波理事长和陈英如校友作了简短的发言。邵院长介绍了学院的硬件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情况,让校友们深受鼓舞;任理事长感谢校友们对集美校友总会工作的大力支持,祝校友们健康长寿;陈英如校友感谢学院和总会对这次聚会的大力支持,当场将10000元人民币以集美航海学校汽车63届402班同学的名义捐赠给集美校友会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午,我们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缅怀校主的丰功伟绩;到鳌园向嘉庚陵墓敬献了花蓝,向校主默哀致敬。
当天晚上,我们回到岛内,在东方龙港酒楼里举办联谊晚宴。晚宴上有猜谜、游戏、抽奖、载歌载舞,年过70的月珠同学跳的新疆舞十分精彩。她风采不减当年,大家惊叹不已。
12日那天,同学们到海沧参观跨海大桥、青礁慈济宫祖宫、新城区,并在环岛路等地参观游玩,感受厦门特区美丽的风韵和日新月异的变化。陈英如学姐虽然身体不适,仍和大家一起游玩,分享快乐。
三天的相聚过去了。在离别的晚宴上,大家齐唱“难忘今宵”的歌曲。这是同学们离别50年后的第一次相聚,同学们感谢英如同学发起了这次聚会。大家期盼着再过五年、十年再次来相聚。
同学们离别前依依难舍,是啊,同窗之谊刻骨铭心,永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