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共圆会馆梦

吴天赐

从岛内,乘车过厦门大桥,一眼可见桥头右侧,一座白墙红瓦、椭圆型五层楼房。那是集美学校百年校庆献礼工程之一,集美校友会馆和集美侨联大厦的连体建筑。集美校友会馆在北端,靠近集美万达广场。

会馆落成,实现了海内外集美校友多年的愿望,圆了集美校友的梦。集美,是海内外集美校友的第二故乡,他们曾经在这里学习、成长,聆听校主陈嘉庚先生的教诲,接受嘉庚精神的熏陶,他们对母校有着特殊的情感。多少年,多少回,校友们回母校,到集美校友总会,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感叹:“回母校,到总会,有一个‘家’多好!”他们无数次地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校主陈嘉庚创立的集美校友会,应该建一个会馆,总会应该有一个活动基地。”

会馆,是一首弘扬嘉庚精神的动人曲子,是一段段为学村添砖加瓦的感人故事。为争取建会馆的用地,总会理事长、耄耋老人任镜波,煞费苦心。他采纳宋立武、翁新杰的意见,和陈经华、邓金山、卢俊钦到集美区委向曾晓民书记拜年,请求区委、区政府支持总会兴建会馆。根据曾书记的指示,任镜波亲自写了申请用地的报告,同汪祐喆一起呈送区委、区政府。区委、区政府对集美校友会馆建设大力支持,在同集路集美段旧城改造的黄金地段,无偿划拨一块地皮,用于建造校友会馆。此后,曾晓民、黄锦坤、倪超、李辉跃等历任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委统战部两任部长黄炳文、范启德等,都一直关心、支持校友会馆建设。这表现了集美区委、区政府对弘扬嘉庚精神的高度重视,对集美校友总会的关爱。

兴建会馆,需上千万元资金。筹措这笔巨款,困难重重。任镜波首先想到为集美大学、集美中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印尼校友李尚大。他打电话向李尚大报告,李尚大当即表示支持,说:“我和我弟弟李陆大各出人民币150万元。”

李尚大兄弟慷慨解囊相助,丁文志、宋立武、王汉章等校友也带头捐款,他们各捐人民币10万元;翁新杰也捐了5万元。这给任镜波等人很大的鼓舞。《集美校友》发表了吁请海内外校友为会馆捐款的倡议书。任镜波带头垂范,捐款一万元,并以其已故妻子的名义另捐一万元,还发动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内孙外孙各捐一千元。他利用参加各地校友会活动的机会,会上倡议,私下劝捐。一次讲话,带来一次感动,得到一次回应:五十元、一百元,一千元,一万元……纷纷汇至总会。在捐款者中,有白发苍苍的古稀、耄耋的翁媪,有知命、花甲之年的长者,有而立、不惑之年的中青年,还有弱冠之年的后生;有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有为生活奔波的工薪族、打工族;有学校、企业、民间社团、校友分会、组、届同学会;台湾多位老校友闻讯后,也纷纷慷慨解囊;台湾台北同安同乡会捐资相助;印尼施金城校友认捐10万美元,实际捐赠15万美元。港澳、新加坡、泰国、马来西来、北美、欧洲等地校友也解囊相助。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小款汇成巨款,笔笔款项凝聚着校友对母校的一片深情。

总会近三届理事会明确提出“弘扬嘉庚精神,联络海内外校友,为校友服务、为母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针,为母校做了大量的穿针引线工作。筹建会馆也得到母校和社会的支持。集美侨校捐资5万、集美中学10万、集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15万、集美轻工业学校25万、集美大学100万。各母校的领导、老领导王建立、张向中、辜建德、曾讲来、蓝天、叶美萍、黄德棋、徐胜年、刘卫平、汪存龙、汪祐喆、陈子权、洪秀辇、沈立心、叶建峰、萨兆钤、慕香亭、吴景宁、陈心铭、藤元良、陈泰灿、吴炳煌、黄庆兴、张友鹏、陈为发等都带头捐款。集美中学校长庄小荣、集美轻工业学校校长张永强校长一到任,便到总会为会馆捐款。原交通部教育局老领导胡洪策、厦门市老领导陈昆源也踊跃捐款。

各地校友会广泛发动校友为会馆捐款,有16个校友会、年段或班级捐款超过1万元,其中捐款10万元的有香港集美校友会、泉州集美校友会。

6年前,陈呈校友调任集美学校委员会副主任,任镜波希望陈呈能多帮助会馆建设募捐。于是,陈呈亲自带任镜波、卢俊钦,专程北上拜访其挚友秦祥东。秦祥东是一位在京打拼多年的企业家,他被任镜波的肺腑之言深深地感动,动情地说:“任老,您年纪这么大了,还为会馆建设到处奔波,我钦佩您。”他认捐人民币100万,实际捐款150万。

会馆即将落成,捐款仍在继续。梦圆在即,校友的美梦即将成真。

“落其实者思其树 ,饮其流者怀其源。”10月21日,集美学校百年校庆之日,第三届全球集美校友联谊会举行之时,海内外校友将云聚集美,庆贺会馆落成。在新落成的会馆的石碑上,镌刻着捐资者的芳名。他们是会馆的梦想者,也是会馆的圆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