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伟哉,美哉,集美学村

蔡鹤影

集美不仅是地理独特、亮丽迷人的旅游胜地,而且是文化底蕴厚重、朴实的侨乡。浓郁的文化气息诠释着一种地方文化韵味,流动的滨海风情让每一个游子仿佛经受一番温馨文化洗礼。

海天之间的白鹭,龙舟池畔的亭榭,还有那一幢幢粉墙朱瓦的校舍,在红花绿树掩映中,蔚为壮观。

谁曾想到,一个世纪前,这里是个小小的渔村,滩涂礁石中荆棘丛生,一片文化荒漠的景象呀。谁盖起了巍巍黉舍?谁撒下文化种子?是他——被毛泽东称颂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怀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倾资办教育。于是,小小渔村变成了名闻遐迩的学村。

游人们朝着款款深情的鳌园走去。因为园中安息着一个伟大的灵魂。人们走进鳌园,都放慢了脚步,轻轻地,怕打扰这位爱国老人的安息。他为中华之崛起,离乡背井,筚路蓝缕,奋斗了几十年,累了,太累了,现在,已经在浪花簇拥的鳌园里休憩。涛声依旧,似乎在向人们诉说那世事沧桑,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想。

抚摸那凌驾碧波的奇异海坟,似乎触摸着嘉庚先生大海般的胸怀,感受着他那砥砺斗志,百折不挠的刚毅品格。1894年他草创了惕斋学塾,时年20岁。1913年3月4日(农历一月廿七日),乡立集美两等小学又在他手里诞生了。尔后,陆续办了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国学专门部等学校,校舍毗连,煌煌庠序。

可是,20世纪20年代初,军阀混战,闽南战事紧张。1923年8月底,驻扎在高崎大石湖牛家村的闽军和驻扎在鳌冠排头的粤军,隔海对峙,开枪互击,打死了集美中学的侨生李文华,引起了陈嘉庚强烈抗议和师生的请愿。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遂于10月23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并电令闽、粤两省的省长和统兵官,“对于该校务宜特别保护,倘有战事,幸勿扰及该校,俾免啜废,则莘莘学子,永享和平之利矣”。集美学村从此得了此名。

各类中等学校创办后,陈嘉庚还认为“科学之发展,乃在专门大学。有专门大学之设立,则实业教育政治三者人才,乃能辈出。”他创办厦门大学后,还想办集美大学,以弥补厦大在学科上的不足。但天不假以年,他未竟的夙愿,而今却在集美3.5平方公里土地上实现了,学村荟集了大、中、小学、幼儿园多层次教育。

一粒种子伴春风播下,累累硕果随秋声盈枝。一个世纪来,嘉庚风范催桃李,唤来学村盎然生机——“漪漪欤盛哉,集美学村教泽长!辉煌成绩人共见,往事艰难讵能详。今日笙歌齐庆祝,师生校友聚一堂。”(引自陈村牧诗句)当你踏进书声琅琅的学村,面对春潮奔涌、千帆竞发的壮丽景象,谁能不感到这股强大精神力量,有如急风骤雨,正扬鞭跃马催你奋进,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