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蔡继琨与福建音专

何文凤

音专时任校长蔡继琨音专校徽

今年是卢沟桥“七·七”事变76周年。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抗战期间福建省省会内迁永安,许多知名的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永安。永安成了东南抗战文化名城。

  1932年蔡继琨毕业于集美高等师范后留学日本,攻读理论作曲与指挥。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回国投身抗战。1938年在永安筹办福建音专。为了躲避敌机轰炸,校址选在离城五公里的上吉山村,在那里建起了简易校舍。学校四周绿树成荫,给学校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1940年4月1日省立音专正式成立。蔡继琨首任校长,学校设立本科、师范专科及选科三种,学校以教授音乐理论与技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及专门人才为宗旨,蔡校长提出“刻苦耐劳、团结合作、奋发前进”的校训。广纳人才,聘请外教授充实师资队伍。扩大生源,相继在江西、广东、贵州、浙江等省设立招生点。1940年陈嘉庚先生率南洋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途经永安还专程去音专视察,并答应给学校赠送四台钢琴,蔡继琨非常感动,把校主视察福建音专的时间11月21曰定为校庆日。

  蔡继琨认为,福建音专成立在抗战期间,应该为抗战服务。在他的创导下,音专师生积极排练宣传抗日的节目,定期在永安中山纪念堂公演,这不仅丰富了永安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激发了军民的爱国热情。当时在永安出版的《大成晚报》和《战时民众》等报刊相继进行了报道。1941年1月26日,蔡继琨带领福建音专巡回演奏团开始历时一个月的全省巡回演出。42年9月省立音专升为国立音专,成为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音乐学府之一,1946年2月学校迁址福州,1950年9月并入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即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

  1984年永安撤县设市,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建设,现已成为中国魅力城市和福建十强县市,当年福建音专旧址上吉山村已旧貌换新颜,建成了集旅游、文化、娱乐于一体的观光胜地。永安欢迎校友们旧地重游。

  校友蔡继琨把一生精力贡献给音乐教育事业,他的光辉业绩将一代代传承下去。为了纪念蔡继琨的丰功伟绩,福建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校园内的绿花丛中,屹立着他的铜像。

音专男生宿舍音专教师办公室旧址

上吉山旅游渡假村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