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画坛奇葩颜敏生

·黄树伟

颜敏生是集美中学校友,60年代的学生,之后他又深造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任职于厦门市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4年至2012年任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厦门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厦门书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是画坛的一朵奇葩。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他多年来从事中国人物画创作,尤其是以唐代为主题的仕女画及创作理论,独具一格。他在以西方古典绘画特点为造型基础和以西方的素描特色为基本结构,以中国画的创作语言和个性语汇作为标识,画出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在东南亚及欧洲展出,作品及论文在全国重点美术期刊上发表,入编文化部、中国文联、全国政协等全国性重点画集、辞书、月刊、教材、邮票精品集等等。他的画技已扬名海内外,作品被许多艺术院校、专业馆社、名人政要所收藏。

颜敏生自幼喜爱绘画,大概六岁就展现出他的天赋。他的父母大力支持他的兴趣,鼓励他去涂鸦作画。小学四年级时母亲请中学美术教师钟子沄老师指导他作画。于是钟老师成了颜敏生的启老师,从小学到中学手把手地教他,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素描基础。老师是位美术水平很高的资深老教师,他的教学十分的耐心、要求十分的严格,画得不好就重来,一遍一遍直到画好为止。敏生也挺能吃苦,每天的课余时间就泡在画室练习作画,老师都把画室的钥匙交给他保管,让他可以随时进入画室。因为敏生的悟性高又勤奋,几年时间,就能画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好作品。至今学校美术教育组都还收藏着他当年的石膏素描画。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坚持不断画画。

颜敏生在云霄插队期间开始把知青在农村的劳动生活画成黑白组画,作品于1971年10月15日首次在《福建日报》发表,随后又陆续有画作在《福建日报》发表。他的才气受到了专家们的赏识,1972年他作为福建省知青唯一代表光荣地出席了福建省美协召开的“福建省美术家代表大会”。当年他才21岁。1976年大学毕业后,他在《福建日报》美术组任职美术编辑。1986年至今在厦门书画院和美术馆工作。几十年来,颜敏生对艺术的真谛与朴实的生活皆有着深切的体验,他笔下的人物造型多因情而发,因而具有朴素感人的魅力。他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为时尚所动,甘于寂寞,默默地在美术园地里辛勤耕耘,以其独立视觉和特有的自我审美意识和兴趣,不断地寻求、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作品始终保持了雅正、淳朴的造型特色,尤其是他独创的唐朝仕女画。颜敏生的作品和论文先后在《国画家》、《文化月刊》、《画界》、《中国报导》等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引起了中国书画界的重视与好评。中国文联副主席罗杨在为颜敏生撰写的评论中写道“细品先生画作却有一种亲切感,原因就在于有内涵,是真正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孕化出来的,初读似平淡清隽,细品则真气沁人心脾”, “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难得宝贵的借鉴依据,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促进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说道“先生的作品大胆的创新令我惊讶,同时深厚的传统功力欲让人咋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说“颜敏生的作品无论是形体,还是整体的形象语言,他是一下子与当代的中国画坛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颜敏生的作品于2012年11月入编《中国报导》的“大家”专刊——十八大特刊。这是报道中国层次最高的刊物,画刊直接递呈十八大代表及国家高层各部委办驻外领事机构阅览,是入编本特刊的中国十八位画家之一。

为配合中央党校八十周年,根据习总书记的“爱读书、多读书”的指示,中央党校将首次出版《笔墨上的中国》书画类读物,全国挑选30位书画家,其中书法10位,美术(国画和油画)20位,把作品及论文、评论等编成教材供中央党校及全国各地区党校学员学习,颜敏生的作品再次入编该书,年底将正式出版全国发行。

现在颜敏生仍在工作岗位上,为社会服务,并继续为艺术辛勤耕耘。他仍然忠诚执著不懈地求索,他沉潜在生活之渊,正以平和的心态不断去探求艺术表现规律。他的画艺在不断地发展升华。我们期待并祝愿他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也为培养他的母校和恩师献上一份报答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