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为集美中学添彩
◎黄小露

一个个英气勃发的战士挺胸抬头,健步腾跃,眼神透出笃定与自信。在高亢的乐曲声中,一位八路军女指挥员亮相登场。在围观的学生的呐喊声中,她挥动手中的手枪,纵马前冲,英姿飒爽,所向披靡,一个个动作,潇洒利落,观众齐声叫好。她是名闻遐迩的抗日女英雄、集美学校校友李林。这是集美中学舞蹈队排练的舞蹈《成长》的开场片段。节目将在集美学校建校百年庆典暨第三届全球集美校友大联欢晚会上为校友们献演。这是我们教研室编排的节目。
中学,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学习非常紧张。丰富多彩的课余艺术活动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压力,舒心养性,活动筋骨,也有效地活跃校园艺术气氛,创造陶冶情操的良好文化氛围。在学校领导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我们集美中学音乐教研组的教师在完成每周12到18节常规课时之外,还积极地组织音乐舞蹈类的兴趣小组,鼓动学生参加,给他们充分展示特长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套用军队的一种说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是“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学校的学生是流动的,每年都有学生毕业离校,又有新的学生入学。每年,我们音乐舞蹈类兴趣小组送走一批老队员,迎来一批新成员。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我们音乐教研组的教师组织了全校性的舞蹈队、管弦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常年保持在60人左右、校管弦乐队和合唱队都保持在80人左右。在这些音乐舞蹈队中,舞蹈队的成绩尤为突出。在成立以来的几年中,舞蹈队经常演出,多次参加市级、省级比赛,屡屡获奖,成绩突出,广受赞誉。在建设舞蹈队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发掘有舞蹈潜质的学生,发展他们为队员。在舞蹈队,有特长的队员因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蹈才能而满足、快乐,有的队员因为参加了舞蹈队而爱上了舞蹈和音乐,也感到开心。
艺术的美在于展示。12年来,学校舞蹈队参加过的演出和比赛很多。2002年5月,由我编导的群舞《叶儿青青》、《民族之花》代表集美中学参加厦门市中学生舞蹈比赛,分别获“金奖”和“银奖”,创下学校二十多年来艺术教育方面的最好成绩;2007年编排的群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获省教育厅二等奖;2006年编排的群舞《织织织》获省教育厅铜奖;2002年编排的群舞《叶儿青青》获市一等奖(第一名);2002年编导的群舞《民族之花》获市二等奖;2004年编排的群舞《织织织》获市一等奖;2004年编导的群舞《欢天喜地》获市二等奖;2006年编排的群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获市一等奖;2008年编排的群舞《床前明月光》获市二等奖;《少女的美姿》获三等奖;2008年12月编排的群舞《碧波孔雀》参加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广电集团联合举办的“2009为国际马拉松喝彩”啦啦操、才艺比赛获才艺一艺奖;2009年12月编导的才艺节目《青春飞扬》参加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广电集团联合举办的“2010为国际马拉松喝彩”啦啦操、才艺比赛,获团体“金奖”;2011年12月辅导的舞蹈《雨后春山》获马拉松啦啦操比赛才艺第一名,团体“银奖”;2012年6月辅导的群舞《雨后春山》获市二等奖,《走在山水间》获三等奖;2013年3月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艺术展演精神风貌奖”荣誉称号。
为提高编导、演出水平,我们在学校的帮助鼓励下,开展课题研究,申请有市级以上的课题多项。其中有:2003~2005年市级课题《中国民族歌舞》,2006~2013年中央十一五国家级专项课题《高中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2007~2009市级课题《高中新课程音乐与舞蹈模块中学生民族民间舞系列的体验与创编》,2010~2013市级课题《瑜伽在中学教育应用的研究》,2010~2012省级课题《韵舞瑜伽艺术探索》。这些课题都顺利结题,这不仅使课题组的成员们提升了科研能力,也大大促进了学校的音乐舞蹈教学和课余活动。
李林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女英雄,是集美学校的骄傲。用舞蹈的形式把英雄搬上舞台,同学们演英雄,学英雄,既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又接受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歌舞为集美中学添光加彩,为“中国名校”的招牌增加了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