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庆是提出“嘉庚精神”的第一人
◎陈俊林

偶读《一生真伪有谁知——大学校长林文庆》(严春宝,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在慨叹不为人知或被众人误读的林文庆一生真相的同时,另有一重大发现,那就是:林文庆1931年即提出“嘉庚精神”,并对“嘉庚精神”进行了总结。由此,“嘉庚精神”的被提出时间提前到了1931年,比之前所知的1940年还早了几年,提出者是林文庆,因此,应该认定林文庆是提出“嘉庚精神”的第一人。联想到现今出现频率极多的“陈嘉庚精神”的各种版本,觉得有对最早提出的版本进行说明的必要。
据有关学者考证,“嘉庚精神”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抗日战争中的1940年,厦门大学迁址福建长汀县时,陈嘉庚先生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活动结束后,至长汀县视察,收到厦大师生热烈的欢迎。1940年11月9日,厦大校友会在长汀编印的《厦大通讯》(第2卷第9.10期)“欢迎陈嘉庚先生专号”出版,内刊登有何励生先生所写的“嘉庚精神”一文,文中指出““嘉庚精神”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非但应该随时记住效法而已,并且应该发扬光大!”(林德时,嘉庚精神与厦门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86页。)
另一说法是“陈嘉庚(或嘉庚)精神”的提出,有文字记载的,初出于1983年10月20日《厦门大学》校刊(第114期),为庆祝集美学校七十周年校庆而发表题为《大力发扬嘉庚精神”》的评论员文章。(朱立文:概述“陈嘉庚精神”探究,《陈嘉庚研究》2001年,58-59页)此后,“嘉庚精神”出现频率逐渐增多,直至现今广泛公认和使用。
在《大学校长林文庆》一书中,作者将林文庆对陈嘉庚的言论资料,进行了很好的汇总和揭示。
林文庆担任厦大校长后,1926年后,陈嘉庚在南洋的实业收益开始减少,维持厦大集美两校的经费来源发生困难。此前,陈嘉庚多次为厦大募捐,屡次受挫。为缓解厦大经费的困难,林文庆先后三次去南洋,利用自己原在南洋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帮助陈嘉庚招募办校经费。在做招募宣讲及各类大大小小的演讲中,林文庆多次号召南洋华侨和厦大师生向陈嘉庚学习,多次提到“陈嘉庚精神”。
1931年,在总结厦门大学创办十周年的纪念意义时,林文庆将陈嘉庚对厦门大学的奉献,升华为为嘉庚精神的体现:“嘉庚先生的精神是什么呢?就是我国圣贤所传给我们的‘天下为公’的精神,是一种利他而肯牺牲的精神,嘉庚先生有此种精神,所以他能殷急公好义,把他自己努力所得到的大部分金钱,拿来办教育,为社会大多数人谋最高的幸福”。(林文庆:《厦门大学十周年纪念的意义》,载《厦门大学十周年纪念刊》,1931年)
相比而言,尽管林文庆提出的“嘉庚先生的精神”这几个字,不是我们现在所常听到的“嘉庚精神”这四个字的整体,但是可以明晰的是,二者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只是后者更简明直接罢了。
同时,尽管林文庆所总结的嘉庚精神的内涵,远没有现今大多学者所总结的文字多、内容广,而着重突出于陈嘉庚倾资办学、“利他而肯牺牲的精神”“牺牲为国的精神”“为人民为教育而牺牲,以谋各种事业之建设的精神”,但可以看出,这些宏观角度的概括,基本可以囊括现今众学者所总结的嘉庚精神的主要内涵。因此,林文庆最早提出“嘉庚精神”之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林文庆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宣扬陈嘉庚对厦门大学、对国家教育的重大贡献。大力宣扬陈嘉庚倾家兴学,让师生记住并感谢陈嘉庚对厦门大学的贡献,几乎成了林文庆演说中的惯例。
林文庆这样做,因为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他说:“我们受他益处的人,将他个人和他的行事坦白地说出来,这实在是我们对于他和社会应有的责任。尤其重要的,就是希望别人能以他为例而尽力于社会事业。”此外,就是请求“同情于先生而努力于本校者,应豁然大公,以共负此利国救民之使命。”
林文庆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但却热衷于中华文化,立志从事教育事业。他帮助陈嘉庚办胶园,两人相识,继而在林文庆的引荐下,陈嘉庚加入同盟会,两人同是怡和轩俱乐部里的好友,而在其他诸多的社会事业上的往来,使得他们逐渐了解、熟识。林文庆的西方思维,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陈嘉庚,与此同时,陈嘉庚逐渐展示出的人格魅力,也无形中影响、感召着林文庆。最终,林文庆成了日后辅佐陈嘉庚办厦大的得力校长。
在执掌厦大的16年中,医学博士出身的林文庆勤勤恳恳地为厦门大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文庆去世时,新加坡的各大中英报刊分别以《新加坡的伟大老人去世》等为题刊发了消息。
林文庆和陈嘉庚,一个是土生华人的代表,一个是移民华侨代表。他们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根本就是属于不同类别的人。正如陈育菘教授所说,“当时的华人社会代表‘大清子民’的流寓迁民,和代表殖民地‘皇家华人’的土生侨民,形成了两个壁垒。这两个阶层的领导人物,一个是继承东方传统的陈嘉庚,一个是接受西方思想的林文庆。幸而他们俩都具有卓越的见解,开明的思想,锐利的眼光,携手合作,相得益彰,终于产生了新的一代的接班人,这是海外华人历史的奇迹!”
而陈嘉庚的言行能打动一个西方思想的土生华人,可见陈嘉庚的倾资兴学之举具有的强大震撼力;而林文庆能抛弃在新加坡的一切,来中国挑起厦大校长之重任,更说明他对陈嘉庚精神的钦佩和受到的感动陈嘉庚和林文庆的关系是华侨史上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