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理校主的日子里
◎童碧云/口述 黄树伟/执笔
1960年下半年,校主陈嘉庚先生生病期间,医院派我到他家护理,为他打针挂瓶输液。老人家那慈祥的音容笑貌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他平易近人,工作专注投入。他记忆力超强、思维极其敏捷。
第一次为他老人家打针时,我心里紧张,他安慰我,还夸我手脚轻、技术高、打针一次性成功、一点不痛,不愧是护士长。听我的口音,他马上知道我是同安人。他问我的姓,我说“姓童”。他立即说:“哦,那你应该是赞伯的女儿?”他说:在创建同安同民医院时,他们就相识了。我父亲当年为校主工作,参与同民医院的建设。
校主在家里输液、点滴都坐在沙发上,边看文件、书报。在生病期间,他仍操心着学校的工作和人大、侨联的政务。经常有人过来汇报工作。有位年轻人过来说事,怯生生地站着,校主连忙招呼他坐下。校主,和蔼可亲,一点没架子。
10月,校主病情恶化,转北京医院治疗。院长要派我随同护理,校主不同意,说护士长是医院的骨干,工作担子重,要留在医院,派其他护士去就可以了。没想到校主这一去竟是永别。在迎回校主灵柩那天,我十分悲痛,站在迎灵的队伍中,不由得恸哭起来。

(童碧云:集美医院退休护士长,现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