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高龄老校友廖木能校增《彚音妙悟》

闽南话是世界八大古老语言之一,有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7000多万人会说闽南话。保护闽南方言,是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彚音妙悟》是研究学习闽南话的字典,是闽南文化的瑰宝。该书由泉州市先贤黄思逊于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纂辑。1919年,上海蒋春记书局校对增补后印行。全书约8万字,以五十字母为经,十五音为纬,以八音为梳栉;俗字土音皆载其中,内容丰富。对该书的作用,黄大振在其《序言》中写道:“不独学士大夫执笔为诗有所补益,即农、工、商贾阅之于俗语俗字所不经见者亦出其中,则是书之为用,实韵学之指南。”
解放后,政府在全国推广普通话,成绩斐然,但闽南话的保护问题也日显突出。
为传承先贤绝学,弘扬闽南文化,80高龄的集美中学校友廖木能自2000年起对《彚音妙悟》进行校订、增补。他走访专家学者,查阅大量资料,借助《康熙字典》、《辞源》等工具书,对《彚音妙悟》进行修改、补充,重定名为《校增彚音妙悟》。《校增彚音妙悟》于2007年出版,照原书编排,对错别字及音义错误或同音字排列不清楚的字等进行归类改正。全书改正八音归类1200多处,修改错别字、音义错误及排版错误2200多处,增补2000多字。
《校增彚音妙悟》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称该书是200多年来较全面的校订本,称廖木能是《彚音妙悟》的第一人,是学习《彚音妙悟》的专家,是方言大师。报纸、电视台纷纷报道。泉州市图书馆、泉州市档案馆称该书是“不可多得的闽南文化遗产”,极具收藏价值,要求廖木能赠书收藏。台湾台中教育大学教授洪惟仁博士、台湾新竹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主任陈淑娟教授分别于2010和2011年暑假到安溪拜访廖木能,研讨、交流彼此的研究成果。
(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