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人在广州 心在厦门

——记优秀的校友联络员蔡荣成

·一举·

优秀的校友联络员蔡荣成

2011年农历九月初的一天,蔡荣成校友从外地打来电话:据说水校厦门校友分会将要举办首届“重阳节”活动,他们夫妻想来参加,借机在厦门举办“金婚”纪念。他打算为活动捐助3000元,问可否?我立即回话:说重阳节与金婚活动同时举行,是一创举,欢迎他们来。农历九月十二日上午,曾在水校工作过的老领导、老教师及老校友一起游览风景秀丽的狐尾山公园之后,在金宝酒店举行“重阳节”联谊活动,会场热闹非凡。蔡荣成校友发表“金婚”感言,接着夫妻表演合唱。老校友们欢欣鼓舞,为之喝彩。为感谢蔡荣成、蔡纯志夫妻的积极参与和慷慨解囊,厦门校友分会特请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专家、中国书法家、年轻的李晋阳校友将蔡荣成、蔡纯成夫妻合作的“相濡以沫”诗作书写成书法作品,现场赠送给“两蔡”老师。在参加厦门校友“重阳节”活动之前,“两蔡”夫妻已举行金婚旅游,到广州、西安、泉州、福州诸地,所到之处,都受到校友热烈欢迎,光在福州一站就有杨有志、林忠院等47位校友参与聚会表示祝贺。

1956年蔡荣成毕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养殖专业养二组,早在学生时代蔡荣成就是班级的“领头人”。他热爱专业,刻苦学习,对集美学村陈嘉庚校主更是饱含深情。毕业后,由于品学兼优留校工作。他利用照像的特长宣传集美学村,宣传陈嘉庚精神。50年代照相机还很罕见,学校养殖科生物实验室仅有一部。每当外地校友回母校,蔡荣成就向学校借用照相机,自己花钱买胶卷带上外地校友到南薰楼、纪念碑、福南堂等地为他们免费照像。蔡荣成校友热爱专业,身体力行。他不辞辛苦带领学生深入养殖场进行生产实习,外出采购鱼苗,带头下滩涂进行蛏、蚶、牡蛎养殖种,到光泽砍伐麻竹运回鼓浪屿试养海带。他样样以身作则,并经常鼓励学生:“养殖专业是陈嘉庚校主亲自培育的重点学科,红色养殖专家是教育部命名的。”说得同学们心里美滋滋的。

称他为优秀的校友“联络员”,因为他有“三热心”:

一是热心广泛联系校友。

不管是在厦门还是外地工作的校友,他都经常与他们联系。文革前水校的毕业生分配到全国各地(除西藏外)工作,有些后来还到境外、国外定居。蔡荣成利用外出机会,每到一地总要挤出时间与当地的校友取得联系,和他们见面,或登门探访他们。1966年以前在集美水专水产学校工作过的168名教职员工因学校下马后被分散到全国各地。据统计,蔡荣成与他们见过面或取得联系的超过80%。对五、六十年代的水校毕业生,不管是养殖、渔捞、加工、电讯、轮机还是水专三个专业的毕业生,他几乎都认识,绝大多数校友见面都能亲切地唤出他的名字。他还和航海、中学、轻校的不少校友结为好友。1992年以后他利用到广州工作的机会,广泛联系广州、汕头、湛江、珠海、香港、澳门等地的校友。各地的校友以蔡荣成为“中转站”,往来不断。2002年9月的一天,他把香港的6位校友和澳门、珠海的校友约请到珠海,一起看望原学校养殖科的华鼎可教授,师生欢聚一堂。

二是他热心组织并积极发动校友回母校聚会。

1986年春节刚过,他和班上几位骨干带领养二组全班同学从十个省、市赶到母校参加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同窗之情洒满校园。其后该班同学每隔五年聚会一次,直至毕业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在蔡荣成的鼓动下,各班、各年级校友返校举行毕业30、40、50周年纪念活动连连不断,有的年段10个班一起举行活动,校友来自21个省市,有的年段9个班一起活动,校友来自20多个地区。他还经常为各班的校友活动当参谋,从广州回到母校为同学们义务录像。他的举动使校友们的心也同他一起热起来。

三是他热心助人,为校友排忧解难。

蔡荣成不仅广泛联系校友,对需要帮助的校友关怀有加。1966年前在学校工作过的校医陈梅金和护士曾纯娟亲如姐妹。学校解散后,一个到香港定居,一个在湛江工作,相隔41年毫无音信。蔡荣成积极牵线搭台,让她们俩通上电话。两人激动不已,通了两个多小时的长途电话。有些校友逝世了,“两蔡” 经常关心、安慰逝世校友家属。赵志成、唐德中、齐国亮校友的遗孀对“两蔡”都很感激。通知校友参加活动,没有收到回音,他就再次发函,信中还夹上回执用的邮票。其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由于蔡荣成老师一贯热心校友工作,得到众多校友和母校的肯定,他是母校校友会的顾问,又是母校校友会评选出的十位“热心校友”之一,更是广大校友公认的优秀校友联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