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刼难志如初
——周秉鈇学长印象
舢夫

周秉鈇比我大10岁,是比我高8届的学长。1983年集美学校举行80周年校庆的时候,经老学长官宏光、孙竟男伉俪的介绍,我们相识。此后彼此一直保持联系。他非常重感情。我们每次上北京,只要给他挂电话,他都要从京郊赶来见我们,请我们吃饭。有一次,他到福建驻京办见我们,因为我们的活动安排得很紧,没有时间与他相聚。他拿出300元钱,要我代他买北京烤鸭招待大家。我不肯拿他的钱,他却把钱偷偷地压在茶杯下。我只好把钱带回来,以他的名义捐给《集美校友》。他经常给《集美校友》基金、“嘉泽助学金”捐款;集美校友总会筹建集美校友会馆,他也主动捐输。
周秉鈇是安溪人,1924年3月出生于缅甸,今年已88高龄。他一生坎坷,也很传奇。1945年,他在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参加了中共闽中地下党的外围组织。第二年7月,他从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毕业后,就正式加入闽中地下党。1947年4月,他逃往上海,在街头流浪了两个多月,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以后,经人介绍上“通平”号远洋船当驾驶练习生,后升三副。1949年6月,他受中共闽中地下党组织的指派,毅然辞掉在“海王星”轮月薪800港元的职务,到华夏公司月薪只有100港元的“东方轮”上工作。他参加了海上冲封锁、反禁运的惊险斗争。1950年,元旦刚过,他奉命担任“神杖轮”的二副,驶往台湾。岂料这次航行却给他带来大半生的厄运。
他和“神杖轮”于1950年除夕在高雄港被扣押了9个月。他被关在阴森、潮湿、霉臭、暑憋、与粪桶为伴的斗室里,日难过,难过日,日日难过,日日过。台湾高雄港口司令部、警察局、军法处、台北最高军法处监狱,以及桃园集中营等,对他进行了残酷、反复的审讯,生死就在瞬息之间。但是,他都勇敢、机智、沉着地加以应对,闯过了一道道的生死关。后来,由于香港地下党的营救、英国BBC及香港海员工会的抗议,台湾当局终以“查无匪谍实据”为由,把他随船释放返港。后来,又被组织隔离审查了4个月,证实无叛变行为后,才获得自由。
1952年他任香港华夏公司总务部副主任,1955年调至北京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先后任租船处、海运处科长、副处长等职。孰料,1955年,在全国性的“肃反”运动中,他又被当作叛徒嫌疑惨遭残酷的斗争。1957年,他对肃反运动提了批评的意见,又被打成“右派分子”,被流放到山西,在洪洞、阳泉呆了22年。此后,每次运动他都难逃厄运,他简直成了“政治运动的运动员”,尤其是在“文革”中,他所受的折磨更是一言难尽。他被打成“右派”后,他的妻子受株连,被扫地出门,流放到沧州河间县,因忧郁致癌身亡。他的儿子也失去学习的机会,成了半文盲。1978年,胡耀邦同志抓平反冤、假、错案,为右派改正,他才于1979年从流放地调回中国外运总公司复职。其时,他已经55岁了。
他很倔强,从零开始,重新学习,刻苦钻研。他先后通读、精读了122部中外有关远洋船舶、国际货运、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海法等领域的业务书籍,还编写了《外贸企业运输岗位培训教程》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部分,还负责校对联合国EDI《贸易数据元手册》中译本,被评为高级工程师。他在国际贸易海上运输战线作出了出色的成绩。2005年4月,在《华润期刊》发表的《神杖轮》一文,就是宣扬他的事迹。同年6月16日,中央电视台的《探索与发现》的专题节目,曾以《突破封锁线》为题,宣传他当年英勇斗争的故事。1986年他光荣离休,享受副局级待遇,又被公司聘为海运顾问。
离休后,他积极参与创建集美学校北京校友会,是集美学校北京校友会的创始人之一,并任代理秘书长多年。2011年9月16日,在北京集美校友金秋聚会时,他讲的“一句话,一本书,一首歌”,言简意赅,语惊四座。他尽兴地唱了芗剧《行船歌》后,又同比他小11岁的李锦秀校友高歌贺绿汀的名作《春天里》。以歌咏志,荡气回肠。正是:
求知修德感校主,许身革命无反顾。
无端人祸身家累,历尽劫难志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