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母校情怀二章

[泰国]谢钦锡

为迎接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旅居泰国的老校友谢钦锡写了一组散文诗,总题为《母校情怀》,包括《集美学村——美轮美奂校园》、《集美龙舟池——风景如画》、《陈嘉庚故居——名人典范》等十章。本刊特刊其中的两章,即《鳌园、嘉庚公园楹联石刻——永恒纪念》和《集美教员厝——温馨家园》,以飨读者。——编者

鳌园、嘉庚公园楹联石刻——永恒纪念

每当我来到鳌园,拜谒心中最崇敬的伟人陈嘉庚先生的陵园时,总见到园中游人如鲫,其中不乏国外观光客。他们有的虔诚地瞻仰嘉庚陵园,有的在集美解放纪念碑前合影留念,有的聚精会神地欣赏精美典雅的石雕。鳌园的楹联石刻吸引了不少书法艺术爱好者,使他们驻足品味,流连忘返。

鳌园、嘉庚公园有楹联石刻上百幅(对),分布园内外数十处,镌刻在石壁上、亭上、门上、框架石柱上。

园内楹联碑文展现的书法作品,字体多样,风格各异,囊括楷、行、隶、篆等字体。这些作品出自党和国家领导人之手,出自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之手。如此规模的名人名家的墨宝汇集一起,实属罕见,弥足珍贵。

矗立在鳌园正中高28米的纪念碑,碑体正面镌刻的是毛泽东的手迹“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飘逸豪放,气势磅礴,堪称镇园之宝。毛泽东主席为乡镇级题写碑名,绝无仅有,这是唯一的一次,充分体现毛泽东主席对陈嘉庚先生的敬重和情感。这种敬重和情感出自他对陈嘉庚先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做的伟大贡献。

细细品味每一幅(对)书法作品,仿佛能看到作者的音容笑貌,感受到他们心中的祝福与期待,听到他们对陈嘉庚先生丰功伟业的歌颂,从而分享他们的幸福,和他们一道感到欣慰,甚而至于让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文化的传承,有赖于文学,有赖于书法、石刻碑林。书法石刻、碑林可以完完整整保存下来,防火、防水……而历经悠悠岁月而不朽。

人世间许多事物常会在时空中推移、改变,成为过眼云烟,难以在宇宙中留下印迹,而石刻书法、碑林,却可将名人佳作保留下来,传至子孙,永为纪念。

厦门因山水而出名,因于文化遗产而千古流芳。集美是集山水、文教、陈嘉庚纪念胜地于一体的文教旅游风景区,天时地利人和。怀着凭吊的情怀慕名而来的游客,将集美美名远播。

温馨的家园——集美教员厝

陈嘉庚校主创办的集美学校,广揽人才,高薪聘用名师,聚集了不少饱学之士。他们携带眷属,来自四面八方,被安置在公寓区居住。时光流逝,物换星移,学校日益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人数与日俱增,各校先后建了许多新居。新旧公寓中许多建筑又连成一片,故公寓区又被统称为教员厝。

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生活在公寓区的岑东楼。楼里住有校委会职工和小学教师。岁月悠悠几十年,迄今仍依稀记得,其屋后有集美航海、水产、师范员工楼;屋前则有集美中学教职工新楼,还有紧接着前面的东岑楼和西岑楼,那里也居住着许多员工;东侧是武装部和一片未开发的农地;西侧与水产、侨校教职工宿舍紧挨,毗邻早期建造的教员厝肃雍楼、三才楼、八音楼等。

那时,当晨光、夕阳把教员厝及其屋前屋后染成一片金色的时分,一家人常常围坐在门前屋后的石板上,沐浴在大自然赐予的海风晨露,或欣赏各自种植的奇花异草。夏日的傍晚,家家户户都在室外乘凉,大人闲话家常,孩子们嬉戏追逐,好不热闹。置身于这美好环境里,人人情趣恬淡,无忧无虑,静享天伦之乐。生活在这里的人,个个悠闲惬意,住宅区呈现出一派轻松幸福的生活风情。

黎明,晨曦初露,人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脚踏在洁净的大地上,三五成群,沿着石板路、柏油路、龙舟池畔,跑步,锻炼身体。迎面是大清早往返于菜市场的家庭主妇。他们辛劳地准备可口的饭菜,供家人饱享口福。

节假日,人们常常串门聊天,或打扑克,或推麻将,或下象棋,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老同事、老朋友相见相遇,热情招呼;阿婶阿姆嘘寒问暖;学生对师长尊敬有加,对陌生人也点头微笑。人人彬彬有礼,互敬互爱,相敬如宾。

那时的教员厝,人说像个大家庭。此话一点不为过。大人们都清楚邻居主人什么身份,先生们女士们在哪单位工作,有几个小孩,读什么学校,念几年级,无不了如指掌。所有教职工都有一份令人敬佩的善心和爱心。有一次,邻居的小孩不幸发生车祸遇难,探视的人群一下子把他家挤得水泄不通,领导和同事都来抚慰,帮助处理后事;亲朋友好伸出援助之手,素不相识者也神情悲伤,默默分忧。真可谓一人有难,大家相助;车祸无情,人间有爱。

今日居住在曼谷公寓里,气势宏伟,安全舒适,楼高四十层,上下有六部电梯,闭路电视,进出指纹对照,还有小花园、泳池、健身房、大厅彻夜通明,廿四小时有人管理和保安,生活一切电气化,可谓现代化公寓。这一切无疑胜过当年的公寓区教员厝,但这里家家户户深锁门户,互不往来,彼此生疏隔膜,相遇表情木讷,人与人之间冷漠,各人顾自己;大厦使视线受阻,活动空间受限,人们像小鸟生活在笼子里一样,感到不是滋味。

怀念总在离开后。曼谷公寓已无往日小城镇的景色,亦无人世间融洽真诚,平凡朴素,浓浓的人情味,更无那种温馨祥和、团结友爱大家庭的氛围。身置其中,不无惆怅,心里总有诸多失落。相比之下,不觉动容,对集美公寓区——教员厝油然而生怀念之情。

我爱曼谷的高楼大厦,也爱昔日的集美小镇,那里有我的根,还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