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龙舟池畔三龙展雄姿

6月9日至11日,2012年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在厦门集美龙舟池举行。
“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是本次龙舟文化节的主体项目。该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政协厦门市委员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厦门广电集团承办,民革中央联络部、民革厦门市委协办。
经过两天的角逐,广东顺德龙舟俱乐部乐从家具龙舟男队和集美大学女队分别夺得“嘉庚杯”、“敬贤杯”,并包览了男女3000米环绕赛冠军。

龙年龙舟池畔三龙展雄姿
今年是壬辰龙年。集美龙舟池内外,碧空龙筝飘舞,池畔舞龙翻腾,碧波之上龙舟竞渡。水陆空“三龙展雄姿”的壮丽景观,是今年龙舟文化节的一大特色。两条100多米长的龙风筝,一蓝一绿,是台湾的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专门为此次盛会赶制的。这两条巨龙从海峡的东岸起飞,越过台湾海峡,来到海峡西岸的集美,在龙舟池的上空飞舞飘弋,为此次龙舟比赛助兴添彩,寄托着两岸龙的传人的无限亲情,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寓意。岸上,分别由来自台湾和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的健儿舞动的两条巨龙,一黄一蓝,腾飞旋舞,翻滚跳跃,变换造型,最后盘成“中国”两个大字定格。精彩的表演,独特的创意,博得成千上万观众的喝彩和掌声。龙舟池里,一条条昂首翘尾的龙舟在健儿们的桨下,劈波斩浪,争先向前。集美的龙舟竞渡的传统是在陈嘉庚先生极力倡导下发展起来的。三龙展雄姿演绎了海峡两岸人民同为龙的子孙,两岸人民一家亲的理念。
龙舟赛可看性强,配套节目精彩纷呈
集美龙舟赛作为国家级龙舟赛事已经举办了七届。今年龙舟赛参赛队历年最多,强手林立,竞争激烈,可看性强。按照中国龙舟协会发布的新规则,今年3000米环绕赛出发次序由原来的“强队先发”改为“弱队先发”, 使追逐效果更强,竞争更加激烈,使环绕赛更具可看性。
“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仍然是此次龙舟文化节的重头戏。“我们的节日?端午集美行”文艺晚会是此次文化节重磅的配套活动。闽南戏曲表演、捉鸭子和包粽子等传统民俗活动,吸引了如潮市民前往观看、参与,龙舟文化节成了闽南民俗文化嘉年华。陈嘉庚纪念馆的“漆木华章——历代潮州木雕精品展”、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厦门散文家龙舟笔会、历届集美龙舟赛摄影作品展及书画艺术精品展等,为龙舟文化节增添了各自的色彩,使文化节更加五彩缤纷,更具吸引力。
本届端午龙舟文化节熔中华文化、闽南文化、闽台文化、嘉庚文化于一炉,集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于一身。
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对比赛进行了专题报道,厦门广电集团对决赛进行现场直播,当地的平面媒体在比赛前几天就大篇幅地进行宣传报道。当地和国内多家知名媒体的报道扩大了本赛事的影响力,也提升了集美的知名度。
台湾各代表队发力成劲旅
此次海峡两岸龙舟赛有82支劲旅参赛,是2006年“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举办以来,参赛队和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台湾就有22支代表队参赛,是台湾历年来参赛队最多的一次;这22支代表队分别来自台北、台南、台中、高雄、桃园、花莲、彰化、宜兰、南投和金门十个县市,涵盖了台湾本岛的北部、中部、南部,东部、西部和金门;参赛运动员中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民间团体成员,还有教职员工、大学生、中学生,其范围也为历次之最。
此外,台湾赛队一改往年“参与为主”的谦和姿态,有几支队发力冲进了决赛。台中惠文高中男子组、宜兰女子龙舟队均杀入“嘉庚杯”、“敬贤杯”总决赛;由高中生组成的台湾花莲龙舟队一举夺得3000米男子组亚军。花莲队的大部分队员都是高中毕业班的学生。队员白修诠说:“这次比赛的奖杯,是我们最难忘的毕业礼物。”
先贤后裔到场颁奖 集美新人争气夺标
此次盛事吸引了几万名观众。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陈六使先生孙子陈锡远专程从海外前来共襄盛举,并担任颁奖嘉宾。陈立人常年在新加坡和香港生活,年近七旬,当他站在爷爷半个多世纪前站立过的龙舟池畔观看龙舟赛时,感慨万千。他说:“我每年回集美好多次,但这是我第一次在集美现场看龙舟赛,感觉很震撼!”他说龙舟赛是集美的传统,希望家乡把这项赛事越办越好。
集美大社的年轻人很争气,他们发扬集美传统,组队参赛,勤学苦练,勇于拼搏,取得好成绩。集美街道队在陈进贤等的组织和资助下,获得嘉庚杯总决赛第五名和男子3000米环绕赛第五名。他们将于6月底代表厦门市征战在江苏江阴举办的中华龙舟赛。未待洗去征尘,他们又投入了新的战斗。预祝他们取得新的更好的战绩。(陈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