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魂映征帆
——记“中国式诺贝尔奖”陈嘉庚科学奖的探索之路
·成轲
改革开放初期,那是一段国人为科学事业共同奋斗的时光。
在新加坡,我国科技界的一些领导人受到了隆重接待。为共同缅怀我国近代史上蜚声全球的一位华侨领袖人物——陈嘉庚,经双方洽谈,酝酿在国内设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与奖项。这个提议颇受重视。为此,陈嘉庚先生的侄子、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前会长陈共存先生访问北京。经中央批准同意,于1988年1月成立了基金会,由中国科学院管理,负责奖项的评审、颁奖、日常活动等相关事宜。
基金会命名为陈嘉庚基金会(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的前身),奖项命名为陈嘉庚奖(陈嘉庚科学奖的前身)。
混沌中诞生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科技创新尚未提上日程,科技体制改革正逐步深化,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处于转型和成长期。那时,虽然各种渠道的社会力量设奖很多,但比较杂,尚未出现能为科学技术界所公认的奖项。在这种背景下,借鉴诺贝尔奖以奖励科技成果为主、由成果带出科学家的评奖形式,并以打造“中国式诺贝尔奖”为长远目标的陈嘉庚奖设立了。奖项设立之初,每项奖金3万元,奖金和颁奖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是陈共存先生在厦门投资设立的制衣公司的盈利,而日常经费则由中国科学院承担。
1988年至1992年是陈嘉庚奖的第一个阶段。为推进陈嘉庚奖的规范化管理,基金会制定了《陈嘉庚基金会章程》《陈嘉庚奖评奖条例》这两个涉及基金会管理与评奖的纲领性文件,以确保奖项持续、健康发展。其中,《陈嘉庚奖评奖条例》着重强调了两条评奖标准:一,奖励在科学理论或科学实验中有重大发现,对促进科学进步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第二,奖励在技术上有重要发明创造,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学价值的项目。这两个标准立足于我国科技发展所处阶段的实际情况,目的是激励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意义重大。
陈嘉庚奖设立的前4年,设立了物质科学奖、农业科学奖、技术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医药科学奖、地球科学奖6个奖项,每年评3项,两年轮一次。从1988年至1992年,6个奖项进行了两轮评选,获奖者大都是当时在我国取得创新成就和技术突破的年轻科学家。这批获奖科学家很快在1991年中国科学院恢复学部委员评选时当选学部委员,也就是现在的院士。
曲折中摸索
1992年到2000年,陈嘉庚基金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决定,将陈嘉庚奖由原来奖励科技成果改为奖励科学家个人,同时更加强调前面提及的两条评奖标准。这一阶段陈嘉庚奖的工作跟中国科学院的学部体系相协调,各学部负责陈嘉庚奖的评审工作,陈嘉庚奖的颁奖大会与院士大会同一时间召开。
以诺贝尔奖为标杆设立的陈嘉庚奖,在设立之初就确定了奖项的定位,而在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院士大会上颁奖,又大大提升了陈嘉庚奖的影响力。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陈嘉庚奖的获得者中有很多都先后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然而,当陈嘉庚奖向着“中国式诺贝尔奖”大步迈进时,突如其来的资金问题打乱了陈嘉庚奖前进的脚步。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袭来,陈共存在厦门的制衣工厂生意开始不景气,年事已高的陈共存被迫暂停为陈嘉庚奖出资。这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正在酝酿对国家科技奖励体系进行改造创新,重点突出国家三大奖和最高科学技术奖,大幅减少部委、省市奖励,规范社会力量设奖。固定资金短缺,陈嘉庚奖的评奖、颁奖活动难以维系,2001年陈嘉庚奖评奖工作中断。
黎明中行进
为了继续办好以陈嘉庚先生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弘扬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在国务院有关领导的关怀下,经中国科学院、中国银行及相关部委的努力,2003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银行出资成立了新的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由中国科学院出资2000万元,中国银行出资1000万元作为原始资金。2008年,中国银行追加捐款1000万元。
2003年,陈嘉庚科学奖经科技部登记设立,下设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6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每次评选一项,获奖人数最多不可超过3人。
作为陈嘉庚科学奖的组织机构,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非常清楚奖项的准确定位。2003年6月,在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成立之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路甬祥就明确地表述:陈嘉庚科学奖重点奖励在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有重大原创性发现、发明和创新性的成就,尤其是新取得的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原创性成果,或者是在最近一段时间被证明并显示出其重要意义的原创性成果。这在现有的《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中凝炼为:“为奖励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陈嘉庚科学奖由同领域的教授、研究员或教授级专家推荐,不受理个人申请。陈嘉庚科学奖按所设奖项分别设立评奖委员会,负责陈嘉庚科学奖的初选和评审工作。由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理事会审议并投票产生最终获奖项目。
自2003年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以来,已有16个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18位科学家获得陈嘉庚科学奖。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陈嘉庚科学奖的品牌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组织的对社会力量设奖工作的集中考核中,陈嘉庚科学奖被评为五个优秀奖项之一。
荣誉之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及经济社会进步的步伐没有停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在科研人员的辛勤耕耘下,在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的悉心浇灌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陈嘉庚科学奖将坚持高标准、高要求,保证获奖成果的水平和质量,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培育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