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绘写的人生
——记福建柒牌集团漳州分公司总经理沈亚平校友
付慈荟
他是父母膝下的孝子,无论多么忙碌,他每个周末都要回家与老母亲一起吃饭,拉家常,共享天伦之乐;他是学生眼中的良师,以十年青春的挥洒,用热爱与执着给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翱翔;他是社会盛赞的骄子,奋力创业,心怀社稷民生,为身处逆境的人们送去及时的援助和温暖的关怀。
他还兼任集美大学、柒牌集团管理学院专聘客座教授,漳州市“4+3”战略人才培训基地特聘培训师;他是感动诏安、感动漳州的慈善人物……每一个身份,每一个头衔,都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为人的不同侧面,聚焦他人格中不同的闪光点,全方位地展现沈亚平的人生。
善者为师,厚德润事业
在公众场合,沈亚平总是西装革履,一副绅士打扮。他总是脸带笑容,谈吐儒雅,言谈举止尽显雅士风度。他出生于漳州诏安,如今正值华年,事业蒸蒸日上。他曾在厦门市一所高等学校当过教师。
沈亚平自小聪明伶俐,有超出一般同龄孩子的智商。他勤奋、上进,学习成绩总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1984年,他学成归来,风华正茂,满腔热情地投入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在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整十载,无怨无悔。
达人事教,善者为师。他尽职尽责,十年如一日;他关爱学生,是学生敬佩的老师,又是他们亲爱的大哥;在领导与同仁眼中,他是一位好同事,是一位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的好老师,一位硕果累累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然而,从教多年,他看到许多孩子因贫困辍学,贫困使他们停止了求学的脚步,他心痛之余,思想中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热爱教师的工作,喜欢从教生涯,但靠微薄的工资他只能养活自己,无力帮助别人。他意识到他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创造更多的财富,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更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他身上的经济细胞开始苏醒了。
离开学校、离开他心爱的教师生涯,对沈亚平来说,是一次艰难的人生抉择。然而,年轻人要敢于拼搏,要有义无反顾的勇气。1993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沈亚平得到一个机遇,他毅然纵身入海,开始自己的商海打拼生涯。创业是艰难的。他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一点一点学习,慢慢的积淀。经过几年辛勤的努力,艰苦的磨练,他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具备了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他把几个品牌的服装代销业务做得有声有色,事业逐渐走上轨道。1998年,他把握机遇,顺势而进,以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与柒牌集团签下柒牌在漳州地区的经销权,打开了事业的新局面。
纵横商场多年,沈亚平深谙“管理出效益,人才是关键”的道理,深知一个精明的领航者不仅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善于管理,与时俱进,而且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因此,他在人员的选拔培训、规范管理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他在公司设立人力行政部、商品部、市场营销部、物流部、专卖直营部、财务部、信息部、办公室等部门,全面地提高管理效益,为全市各专卖店有机运营提供动力;他对每一批新员工都进行为期20天的军训和岗前培训,他为他们讲解品牌知识、进行成功法培训、体能训练,把他们培养成精兵勇将。他利用当教师时积累的开展社会活动的经验,屡出妙招,通过组建球队、爱心义卖、专题促销、赠送礼品等方式,开拓产品市场,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就这样,沈亚平一步一个脚印,把创业初期的小公司发展成一个有员工近千名、拥有近百家专卖店、负责福建漳州、厦门以及广东汕头、潮州等多个地区服装营销的大企业。
从教师到企业家,沈亚平实现了华丽转身。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取得了一项项佳绩,漳州一间80平方米店面的月销售额就突破100万元,这个记录至今没人打破。因为他出色的成就,他被集美大学、柒牌集团管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被漳州市“4+3”战略人才培训基地特聘为培训师。2009年,在柒牌集团30周年辉煌庆典颁奖晚会上,他获“最佳魅力加盟商”的荣誉,而获此殊荣的仅他一人。成功面前,沈亚平初衷不改,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拼搏、诚信,仁爱、奉献。他还将自己的信念贯穿到整个人生中,积极回报社会,成就了自己人生所能达到的另一个境界。
仁者谓慈,大爱照春秋
沈亚平说过一句话:“拥有财富是一种成功,让财富充分发挥功效是更高层次的成功。”这句简朴的话,道出了沈亚平奋发图强、立身创业的责任心,回馈社会的使命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二十年来,他以博大宽广的胸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事业成功的丰盛果实与人分享,回馈社会。
十年教师生涯,是沈亚平引以为荣的经历,是他人生珍贵的回忆。对孩子的深情,坚定了他对教育的信念。教育是他善德耕耘的第一片土地。他为教育出资出力,深入高校做就业、择业指导。他首创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把自己拼搏创业的经验倾囊授与莘莘学子,为他们融入社会、成为栋梁之才助一臂之力。2004年,为了给漳州农校患白血病的学生林晓文解难,他在自己的专卖店举行爱心义卖,筹得10万元善款,帮助他顺利康复出院。他曾站在讲台上,他是灵魂的工程师;如今,他立身在社会上,他是希望的缔造者。他的一颗仁善之心早就注定了他以奉献为主题的别样人生。
沈亚平对财富抱着一种理性的态度,他的目光脱俗而高远。“富而有仁,乐善好施。”他把大多数人的幸福放在心里,大凡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善事,他无不解囊相助。2006年,漳州地区连续遭受三次强台风及热带风暴的袭击。灾后,他慷慨捐献20万元善款,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2008年,“海峡两岸(诏安)青梅节暨书画艺术节”期间,他独家赞助举行“欢乐中国行·魅力诏安”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为家乡人民摆设一席文化大餐;同年,汶川发生大地震,他在第一时间就捐出善款30万元,给灾区同胞送去他的殷切关怀;2009年,他斥资20万元独家赞助2008年度“感动漳州”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慈善的精神火炬,吸引更多的社会贤达加入行善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沈亚平在慈善公益事业上的投入迄今已达147万元。
善举丰富了沈亚平的人格形象,也为他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敬重。对荣誉,他总是低调处理,不事张扬。于他看来,仁心善行源于内心最朴素的理念:“人生因奉献而精彩。我坚信:我们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回报社会是我们身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未来的路上,他的善行永远不会停止。
在沈亚平大爱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父母。可以说,他乐善好施的父母与他的慈善之举密切相关。他们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了沈亚平,把他培养成孝顺顾家的孩子,更让他在功成名就之后,移孝为德,怀着对社会的感恩之情,以赤子之心造福桑梓,回馈家国。他孝顺父母,他说人生在世,孝顺不能以任何借口被替代。他还说:山珍海味吃遍,没有一样比得上母亲做的饱含亲情的家常菜。正是因为他对双亲有如此深情的爱,对爱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他才能超越小家的局限,将爱心蔓延到更长远、更广阔的领域,福泽世人。
人生在世,追求各有不同。沈亚平在人生的起点就清醒而坚定地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惟思利及人。”这不是一句动听的口号,沈亚平用行动写下的爱心佳话,感人肺腑。他的人生也如他所说,因为奉献而变得精彩,因为认可而收获了最大的幸福。

